摘要: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平日里霸占热搜、粉丝千万的"顶流明星",竟无一人出现在观礼台上。这场国家最高规格的盛典,为何对流量明星关上了大门。
9月3日,天安门广场前,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庄严举行。
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平日里霸占热搜、粉丝千万的"顶流明星",竟无一人出现在观礼台上。这场国家最高规格的盛典,为何对流量明星关上了大门。
当奥运冠军马龙、陈梦在观礼台上激动地拍照留念,
当资深演员张凯丽感动得热泪盈眶,当知名企业家雷军凌晨三点就动身前往现场,那些拿着天价片酬、手握众多代言的流量明星们,却齐齐缺席了这个光荣的时刻。
看到这样的对比,很多人心里都会产生一个疑问:现在的明星到底怎么了?
流量明星创造的"数据神话"曾让人眼花缭乱。还记得鹿晗单条微博收获1314万条评论,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李易峰连续78天登顶艺人榜单,被业内称为"流量时代"的开端。
各类选秀节目不断制造"一夜爆红"的神话,在资本的大力推动下,一个普通人摇身变成"顶流明星"可能只需要几个月时间。
但是,当国家最重要的盛典来临时,这种虚假繁荣立刻原形毕露。天安门观礼台的邀请函,从来不是靠流量数据就能换来的。
近年来,流量明星"塌房"事件接连不断:吴亦凡因涉嫌性侵犯罪锒铛入狱;
张哲瀚因不当言行引发公众抵制;郑爽因代孕和偷税漏税问题遭全网封杀。
这些昔日风光无限的"顶流"明星,转眼间就成了人人唾弃的"劣迹艺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惹下的麻烦需要整个行业来买单:参演作品被迫下架,相关内容遭到限流,一些经典影视剧不得不通过打码、AI换脸等技术手段才能重新播出。
投资方血本无归,制作方有苦说不出,整个行业都在为个别明星的失德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文化缺失的尴尬去年2月,央视网一篇《"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的文章,直接点破了当下演员文化底蕴不足的尴尬现状。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赵露思在宣传主演剧《胡同》时,竟然分不清"建国"和"建党"的基本概念;作为中法环境月推广大使,她更是把两国建交60周年误说成40周年。
这种连常识性知识都掌握不清的表现,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更让人无奈的是王一博在电影《无名》路演中的表现。
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自己饰演的角色"时,他面无表情地回应:"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样的回答,不仅让现场观众错愕,更让人不禁怀疑:一个连自己角色都理解不了的演员,又如何能演好戏呢?
央视的严厉批评早在2021年8月,央视就连续发布五篇犀利评论,直面流量明星乱象。
从《"流量明星"岂能没有正能量》到《不靠演技靠瞎捧"流量明星"注定成流星》,单从这些标题就能感受到批评的力度。
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明星德不配位,不仅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观。
不少明星炫富摆阔的生活方式,让年轻人误以为追求物质享受、一夜暴富就是人生的成功标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在荼毒下一代。
老戏骨冯远征曾说:"演员最终拼的是文化底蕴,不是流量热度。"这句话道破了演艺行业的本质。
演员不应该只是背台词的机器,或是化妆摆拍的代言工具。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轻一代,甚至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只想着赚快钱,把艺人当成快速变现的工具。有些明星参加一场音乐节就能轻松入账300万,却连剧本都懒得认真研读。这种急功近利的畸形生态,确实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价值取向的回归观礼台上:姚明、甄子丹等各界翘楚齐聚一堂,董宇辉分享的现场照片获得无数点赞。
这些嘉宾或许没有千万粉丝,但他们用实实在在的成就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他们不是所谓的"顶流",却凭借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贡献和正面形象,获得了国家的认可。流量热度终会消退,唯有真才实学和良好品德,才能让一个人在事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当阅兵的旋律渐渐远去,留在记忆里的不仅是威武的阅兵方阵与先进的装备,更是那些站在观礼台上的身影所代表的价值取向——真正的贡献比虚名更重要,优秀的品德比一时的人气更值得推崇。
来源:高冷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