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本”撬动基层治理大闭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0:30 1

摘要: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郝大姐,您昨天反映的水管堵塞问题,施工人员今天就来疏通!”近日,富源街道大卢王新居的网格员卢新房带着《入户走访日志》再次敲开村民郝景荣的家门。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郝大姐,您昨天反映的水管堵塞问题,施工人员今天就来疏通!”近日,富源街道大卢王新居的网格员卢新房带着《入户走访日志》再次敲开村民郝景荣的家门。

这已经是该街道开展“敲千家门、知万家情、暖万民心”行动以来,网格员第6次登门回访民生诉求落实情况。随着这项覆盖全街道的基层治理行动的纵深推进,一位位身穿网格马甲“蓝精灵”正用脚步丈量着社情民意,用手中的“小本本”记录着民声期盼。

接诉即办未诉先访,“小日志”里蕴含着“大民生”。

“以前办事要往村委会跑,往服务大厅跑,现在街道干部带着‘小本本’直接上门问需求,既方便了大伙,又解决了问题,让我们心里很踏实。”站在新铺修的柏油进村路上,东胡村村民刘从战感慨道。去年汛期,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该村部分路段存在道路破损、积水等问题,接到反馈后,街道立即启动“民生快办”机制,将“四好农村路”的修建列入民生事项清单,对破损不堪的进村路进行重新铺修,彻底改变了坑洼泥泞的村容村貌。

群众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修建“四好农村路”是该街道推行“三张清单”工作法的微观缩影——通过走访入户形成“需求清单”,分类建立“责任清单”,限时晒出“成效清单”。

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介绍,自行动实施以来已组建56个网格服务队伍,创新“早巡+夜访”“定点+流动”工作模式,累计走访1.1万户,建立了涵盖基础设施、矛盾纠纷、民生保障等8大类别的民情数据库,实现群众诉求“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快速反馈”闭环管理。

变“坐堂问案”为“炕头解纷”,科技本里蕴藏着“大智慧”

在北陈村“心安陈事亭”里,调解员陈红红刚刚成功化解一起邻里纠纷。“现在有矛盾不用出村,街道干部现场办公效率高。”村民王春凤满意地说。街道通过整合网格员、调解员、法律顾问等力量,将矛调室搬上村民的热炕头,让纠纷矛盾就地化解,打造“一站式”基层解纷“终点站”。截至目前,富源街道一季度共化解各类矛盾5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为方便群众,我们开发了‘心安富源’微信小程序和‘街道网格地图’,能让村民及时了解网格员信息及时精准反应诉求。同时,小程序还会将上级和街道惠民利民政策及时传递给辖区群众,并做好政策解读,让大家随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丁希建展示着微信小程序介绍说。

依托街道“一站式“予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第一时间精准掌握诉求来源、事件类型、反映群体、办理进度、工作效能等内容,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

化“云端办公”为“叩门解难”,“笔记本里记录着“大心安”。

“以前觉得领导们都是坐办公室的,现在天天见他们拿着小本本在村里转,在地里转,时不时地聊上几句,嘘寒问暖关心得很啊。”正在大王社区下象棋的村民李大爷笑着说。随着“敲千家门、知万家情、暖万民心”行动的深入推进,富源街道先后解决道路硬化、农田灌溉等民生实事47项,开展惠民政策宣讲90余场,受众1.2万人。

“干部脚底沾泥,群众心里有底”。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表示,《入户走访日志》更像是“民情日记”,纸短情长记录着万家灯火,它是我们为民服务的“法宝”,善记、勤记、记住是基础,而能办、会办、办好才是关键、重点。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敲门行动”,让更多的街道干部化身网格员下沉一线,到村入户察民情、悉民意,推动“问题解决率”向“群众幸福指数”转化,让网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凝聚民心的“最美零距离”。

眼下,行走在富源街道的村村落落,蓝马甲们叩门入户的身影与百姓的笑脸交相辉映,正谱写着一曲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乐章。

来源:掌握滨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