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谷一当年的一段老采访被翻了出来,要知道,她几乎很少会提圈内的事儿,但她就在那个采访里突然提到了宋祖英唱歌唱得这么好的真相。
文|人参
李谷一当年的一段老采访被翻了出来,要知道,她几乎很少会提圈内的事儿,但她就在那个采访里突然提到了宋祖英唱歌唱得这么好的真相。
这两人可是同门的师姐妹,李谷一知道的“内幕”肯定会比别人多。
那宋祖英唱歌的真相是什么?李谷一又为什么这么说?
在华语乐坛里,李谷一和宋祖英绝对能排到最闪耀的梯队里的,不少人都知道她们唱歌唱得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们是同门。
最近,随着宋祖英慢慢的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李谷一当年的一段老采访还被翻了出来,让不少人知道宋祖英唱歌的真相。
两个人都是金铁霖老师的学生,李谷一在采访里面自爆自己是金老师的第一个试验品,宋祖英是第三个。
这种看着像开玩笑的表述,背后却藏着整个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
金铁霖先生可是中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他这么多年一直在民族声乐教学领域奋斗,给我国培养了不少人才。
1966年,才23岁的李谷一拜入了金铁霖的门下,那时候她还是湖南花鼓剧院的演员,平时表演采用的是地方戏的唱腔,和现代声乐发声方法是两个方向。
金老师研究了不少地方戏,发现了湖南花鼓戏唱法里的混合声能和中国戏曲,民歌,还有西方优秀唱法融合在一起。
他觉得很有可能催生出一种全新的歌唱表达方式,结果面前正好有一个李谷一。
于是,他就结合了李谷一自己的声音特点,让她去练这种新的唱法。
李谷一当时练的就是现在大家说的“金氏唱法”,她音域拓宽,也能唱花腔,这不就是金老师的第一个“试验品”了么。
1989年,宋祖英正式拜师金铁霖,那个时候的她已经小有名气,但是在发声还有气息控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果她就成了“金氏教学法”的第三个试验品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后来她的《小背篓》才能那么直观的让观众感染到对家乡的眷恋。
当时民族声乐发展的大环境并不好,传统的唱法在表现力,还有传播范围上都有特别大的局限性,正需要有人去闯出一条新的路。
金铁霖就是在这时候站出来的,他带着李谷一还有宋祖英等徒弟慢慢尝试新方法,去把教学体系变得更完善,更好,也给更多的声乐教育者铺了一条往外闯的路。
事实证明,李谷一和宋祖英等人也没让金铁霖失望,她们的成功也吸引了更多人来建设民族声乐,让民族声乐发扬光大。
宋祖英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唱得这么好的,她家里也没能在她唱歌上给什么助力。
当年,她才12岁,父亲去世之后,她和母亲担起了家里的重担,15岁那年就凭着一副好嗓子,考上了古丈县歌剧团。
之后宋祖英就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先后进了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还有中国音乐学院。
从1990年开始,她一连24年没从春晚舞台上下来过,她的《辣妹子》《好日子》等歌更是人人都能跟着哼上两句。
此外,她还多次在海外举办音乐会,把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带向了世界,给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但是从2013年春晚前后,宋祖英就开始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有一部分原因是她算是高龄产妇了,出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肯定会慢慢的减少工作频率。
而且这么多年的高强度演出也让宋祖英身心俱疲,如果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休养一下,未来也能更好的延续歌唱事业。
但是,在她休养的这段时间倒是传了不少绯闻,比如,“崇洋媚外”、“偷偷移民”都是。
虽然最后证实这些绯闻都是误会,但是也对她造成了不少困扰。
2019年10月,宋祖英惊喜现身成都,参加了第12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开幕式,并担任了民族声乐评委。
当时的路透一出,网友们都非常惊喜,希望宋祖英复出的呼声可是一波又一波。
今年,宋祖英或许有了要复出的意思,7月份被网友在北京的一个网球馆偶遇了,戴着白色的鸭舌帽,身上穿着黑白条纹的T恤,整个人看着又年轻又漂亮,当时的风采一点都没少。
后来,宋祖英又被拍摄到穿了一身白色西装亮相一场私人聚会,不少网友都在感叹“宋祖英怎么都不老呢,这状态也太顶了。”
就是不知道宋祖英未来会不会重回大荧幕,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相信不少人都会高兴不已。
不过,之前李谷一说宋祖英和自己一样,都是金老师的“试验品”,不由得让大家想起他们师门里还有不少“试验品”。
排在宋祖英身后的张也和她的经历也差不多,相比于宋祖英,张也出身音乐戏剧世家,从小就跟着家人学音乐。
金铁霖老师还是她父亲的好朋友,在张也很小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给她父亲写信,鼓励孩子以后学音乐。
1986年,张也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也顺理成章的拜师金铁霖,成了宋祖英的师妹。
张也在唱歌方面也很优秀,先后20多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但是在事业上升的时候,父亲被查出肿瘤,她毅然决然的停下了事业的脚步,停了所有的商演。
花了五年的时间专心陪在父亲身边尽孝,等父亲去世之后,她才重新的回归舞台,继续为国家音乐事业做贡献。
从这些歌唱家的经历能看出来,在音乐领域里,天赋和努力,还有一个好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但再优秀的歌唱家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重心。
家庭健康以及个人生活的平衡也非常重要,哪怕是暂时离开舞台,但并不代表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还有这么多年的专业能力会消失。
我们要学会理性的看待艺术家的发展和选择,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艺术,创造出更好,更优秀的作品。
来源:打假侦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