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大米的颜色好晶莹,是怎么种的呀?”“党员徽章戴着会发光吗?”队员们围着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达人”疯狂提问。听到校外辅导员孙老师讲解了助农产品蘑菇的超高产量、为了孩子们培养兴趣的免费书法室、协助农民伯伯们农事的开镰节、开展各种活动如夜跑节和免费理发等硬核故事
春风十里,不如学雷锋的你!
济南市历城区华山第四小学的“红领巾特工队”闪现荷花路街道朱家庄党群服务中心!听榜样讲故事、探秘乡村振兴黑科技、变身志愿服务小达人……这群10后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叔叔的潮流,我们接棒啦!
对话“民间大神”:
原来做好事真的会上瘾!
“这大米的颜色好晶莹,是怎么种的呀?”“党员徽章戴着会发光吗?”队员们围着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达人”疯狂提问。听到校外辅导员孙老师讲解了助农产品蘑菇的超高产量、为了孩子们培养兴趣的免费书法室、协助农民伯伯们农事的开镰节、开展各种活动如夜跑节和免费理发等硬核故事,队员们秒变星星眼:“原来当雷锋这么酷!我要把日记本升级成‘好事记录仪’!”
村史馆:时光沉淀的红色记忆
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的最里间,二十平米的空间仿佛按下时光暂停键,纸扎龙头、蝴蝶牌缝纫机、“二八大杠”自行车静默陈列,铭刻着岁月温度。纸扎龙头竹骨细密缠绕红绸,见证民俗文化传承;缝纫机曾为村民缝补衣物,斑驳台面上仍可见当年仔细缝纫的身影;“二八大杠”车梁上字样依稀可辨,承载着物资匮乏年代里的共享精神。少先队员触摸到跨越时空的精神脉络——斑驳锈迹间,勤俭奉献的基因始终鲜活。
蘑菇大棚奇遇记:
乡村振兴的科学密码
走进蘑菇基地,队员们瞬间开启“科研模式”。“这朵平菇像不像星空顶?”“菌棒居然能当有机肥二次利用!”校外辅导员孙老师看着队员们这么好奇,说:“大家可以尝试采摘一下,感受丰收的喜悦!”
于是大棚秒变竞技场!采蘑菇大赛即刻开始,校外辅导员孙老师边救场边科普:“采蘑菇不是拔河!要轻柔地旋转摘下来喔。” 于是队员们都采到了自己心仪的蘑菇。
雪人诞生记:
塑料瓶盖与少年热忱的化学反应
当春雪铺满球场,少年们自发组成“人体推土机”。全体队员接力滚雪球,手掌冻得通红却越笑越欢,直到雪球化作两米高的憨胖巨人。不知谁喊了句“缺眼睛”,上百人立刻低头寻宝,将散落的塑料瓶盖洗净擦亮。“自古红蓝出CP!”他们把废品嵌进雪人脸庞,51双手同时拍实最后一捧雪。雪人眨着回收材料拼成的眼睛,默默守护少年们用热忱与创意浇筑的环保誓言。
让红领巾飘成“永久皮肤”
“你们今天种下的每颗善良种子,都会长成未来的参天大树!”正如那台村史馆缝纫机持续运转几十载,新时代少年将以制度化、常态化的实践,让胸前的红领巾永远跃动雷锋精神的光芒。
二审:王明辉
来源:小蜗牛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