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家庭治疗”为啥未达到预期效果?家长需注意这3个原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0:20 1

摘要:当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时,表面上看是孩子“中招”了,但实际上,是整个家庭系统都“生病”了!

本文字数约:2884 字

阅读时间约:4 分钟

本文章节:

01、自我家庭治疗没啥效果?可能有这3个原因

02、慢工出细活,方向对了,慢就是快!

当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时,表面上看是孩子“中招”了,但实际上,是整个家庭系统都“生病”了!

只不过,孩子成为了最先“响铃”的报警器,提醒父母们必须重视起来了!

所以,父母不能指望光靠主流精神科打针吃药、电休克就能让孩子真正康复。既然是家庭系统“病了”,父母就得学会“自我家庭治疗”:

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提升,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去年8月,我们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干货”,推出了全网首个【自我家庭治疗】专栏。

7个月过去了,不少父母跟着专栏边学边练,努力学以致用,把知识用到跟孩子的日常相处中去。

有些父母可能已经尝到了甜头,孩子身上发生了积极变化,实在令人感到开心、惊喜;

但有些父母可能还是发愁,“这招好像不太灵啊,孩子的状态还是时好时坏,亲子关系也没有多大改善”。

为什么有些父母进行的“自我家庭治疗”没啥效果?

今天这篇文章,结合精准精神心理学的高效知识,深入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希望这部分父母要及时调整方向,找到真正能让孩子康复的“加速器”。

01、自我家庭治疗没啥效果?可能有这3个原因

第一,“自我家庭治疗”的根基是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如果父母没有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又怎么可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家庭治疗”?

地基都没打好,怎么盖房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米”都没有,怎么做饭?

所以,父母先别急着“开工”,好好沉下心来,学习足够的精准精神心理学高效知识。

下面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就很重要,以下列出来,父母们可以查漏补缺:

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不是基因遗传导致的,所谓神经递质浓度异常也不是病根。

真正的根源,是孩子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在“搞鬼”:

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包括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这类“重性精神疾病”,其实也是由一个个心理问题“堆”出来的:

此图为AI生成

那这个“病理性记忆”到底是啥?它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啥关联?

很多孩子虽然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但有可能是被误诊,他们更符合复合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的诊断。

父母要先看清精神心理领域的“第一性原理”,对孩子的病情、家庭里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自我家庭治疗”这道题做对。

第二,有些家庭里,父母中只有一个人懂得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另外一个人却执迷不悟,继续给孩子“添堵”,甚至造成新的心理创伤。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家庭治疗”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就好比一辆车,一个轮子往前,另一个轮子往后,车能跑得快才怪!

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我们也写过相关的文章,可以回看。

还有些父母虽然有了自我反省的意识,但总抱着侥幸心理,好了伤疤忘了疼。

孩子病情严重时,他们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每天来我们公众号上学习,每天“自我家庭治疗”。

一旦孩子病情好转了,他们立马松口气,“还是吃药管用”,“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吧”,于是又懒散了,把孩子康复的希望甩给外界。

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孩子病情的好转可能是“假象”,或者只是暂时的。

如果他们主要的病理性记忆没得到修复,当他们遇到挫折,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激活时,症状又会卷土重来!

无论孩子有没有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自我家庭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持续的“自我家庭治疗”!

父母别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要拿出恒心和毅力来,主动承担起责任,才能帮孩子更快康复!

第三,很多父母的意志力不太坚定,动不动就被亲朋好友、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的话给带偏了。

对于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主流心理学来说,精准精神心理学的发现是颠覆性的。

主流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对此很难理解,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所以,患者父母开始“自我家庭治疗”后,身边很可能冒出各种声音:

“你学的那些东西靠谱吗?被忽悠了吧?”

“啥精准精神心理学?听都没听过!孩子生病了就得找医生,别瞎折腾!”

“我当医生当这么多年了,抑郁症、双相障碍都得吃药,没听说过靠自我家庭治疗就能好的。”

……

再加上,“自我家庭治疗”本来就是慢工出细活,对于表面“症状”的效果可能没有精神科药物那么快。

很多父母一听这些“劝退”的话,心态立马动摇了,最后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没啥效果。

其实,这种情况的背后,还是父母对孩子得病的真正根源不够了解,得赶紧补课,掌握更多的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

02、慢工出细活,方向对了,慢就是快!

还有,有的父母对“自我家庭治疗”的见效速度、效果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正确的“自我家庭治疗”能逐步帮孩子修复部分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又或者让它们尽量不被激活,孩子的情绪更容易保持稳定。

当孩子的情绪慢慢稳定了,家庭氛围也逐渐变好了,进入良性循环了,孩子再渐渐恢复一定的学习效率,逐步回到学校或者社会。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如果父母期待“自我家庭治疗”能彻底解决病根,孩子很快就上学去、上班去,变得积极乐观、理性睿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说得实在些,如果“自我家庭治疗”那么神,那我们的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还有啥存在意义呢?

所以,父母得摆正心态。“自我家庭治疗”虽然比不上3PT那么高效,但能慢慢缓解、化解部分患病根源,整体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操之过急,方向对了,“慢就是快”。

如果父母在“自我家庭治疗”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那太正常了,可以说是必经之路。

但别灰心,你们可以找我们的“AI助手”聊聊,或者留意我们的直播预告,到直播间来跟我连麦,甚至直接预约面诊也行。

而且,当孩子病情严重的时候,光靠“自我家庭治疗”确实是不够的,要借助精神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先控制病情,至少要让孩子别出事。

至于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中药、针灸、肠道菌群移植、脑机治疗等等,父母要提前了解这些方法的利弊,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而且,这些治疗方法也只是对症的,没触及“病根”,更没法解决家庭系统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无论选哪种治疗方法,父母都得坚持“自我家庭治疗”。

还有,如果你们看到另一半或孩子有进步了,哪怕只是一丢丢,也一定要及时、具体地夸一夸他们,把他们的努力和做得好的地方说出来!

谁都喜欢被肯定,你越肯定,他们越起劲,自信心多了,也更容易进入良性循环,出现更大的进步。

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做“自我家庭治疗”实在太难了,想找点“外援”,那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是顶配。

3PT能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精准化地找到患者的主要病理性记忆,然后进行高效化的修复,还能提升患者的认知层次。

患者的症状会快速缓解,甚至消失,快速实现撤药、停药,回归正常生活。

3PT不是唯一的康复手段,但它是深入、高效的,能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如果患者和家属配合得好,患者还能培养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学会跨学科学习,在AI时代走出一条少数人走的路,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父母也能学会深刻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把整个家庭系统的“Bug”消除掉,而且全面升级!

来源:晴日精准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