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春播时,我照旧平畦种豆角,结果出苗稀稀拉拉,苗儿瘦得像根棍儿。邻居老李头来串门,扒开土层一看直摇头:"老张啊,你这地温上不来,根系都沤坏了!"后来他教我两个"改",今年豆角苗齐得像排队,豆荚挂满架,产量翻了一倍不止!
去年春播时,我照旧平畦种豆角,结果出苗稀稀拉拉,苗儿瘦得像根棍儿。邻居老李头来串门,扒开土层一看直摇头:"老张啊,你这地温上不来,根系都沤坏了!"后来他教我两个"改",今年豆角苗齐得像排队,豆荚挂满架,产量翻了一倍不止!
一、老法子藏着大问题
1. 平畦种:地里的水牢
过去我总觉着平畦省事,可去年连阴雨天,畦里积水三天三夜,扒开土层吓一跳——根系发黑腐烂,就像泡在酒缸里的萝卜!农技员说得好:"豆角根怕涝,平畦就像给根系盖了个湿被子!"
2. 干籽播:发芽像挤独木桥
干籽(未浸种)吸水速度仅为规范催芽种子的6成,如遇倒春寒(日均温<10℃持续3天),未催芽种子烂种率高达4.5成。
往年直接撒籽,结果出苗参差不齐,有的刚露头,有的还在"睡大觉"。后来才知道,干籽吸水速度差,遇上倒春寒就全军覆没!就像人吃饭,饿急了哪管饱不饱,可种子发芽得讲究个"细水长流"!
二、两个"改"字见真章
1. 平畦改起垄:给豆角造个"透气房"
• 整地深翻:用旋耕机把地翻个底朝天,土坷垃打得粉碎(大概20-30公分)
• 起垄标准:采用改良版"66-45-36"模式(垄底宽66cm/垄高45cm/垄沟宽36cm),较传统30cm垄沟增加排水效提高4成。
• 施肥技巧:每亩铺4000斤腐熟农家肥当底气,再撒50斤复合肥当"营养餐",豆角苗儿喝饱了水,根儿扎得深!
2. 干籽改催芽:给种子"醒个神"
• 选种晒种:挑饱满的绿荚豆,晒上3天去去潮气,瘪籽秕籽全不要
• 温水泡澡:40度温水泡4小时,边泡边搅和。
• 催芽秘笈:湿纱布包好,放在炕头(25-30℃)捂2天,每天冲冲凉水,露白就下地!
三、豆角架下话丰年
今年收豆角时,邻居们围着我的豆架直夸:"老张,你这豆角比竹竿还直,摘一把拽不断!"农技站测产数据更让人高兴:起垄后地温提高3℃,根系活力增强4成,亩产比去年多收了220斤!就像老辈人说的:"种地没巧,就怕动脑!"这两个"改",改的是土办法,赢的是好收成!
老张说农事:
现在种地就得学科技,但科技得接地气。就像这起垄催芽,老法子改一改,照样能赛过洋玩意儿!明年我还打算给豆角安个"智慧水表",让浇水更省心,你们说中不中?
来源:生活小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