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柳埠街道,有一间由火车皮改造成的书屋。这是由三名党员发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筹建的。从火车改造到内里的装修、陈设、书籍,从最初的构想落地到书屋建成,再到文化活动的注入,书屋犹如一支火炬,吸引着星星点点的微光汇聚于此。
先锋档案
在柳埠街道,有一间由火车皮改造成的书屋。这是由三名党员发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筹建的。从火车改造到内里的装修、陈设、书籍,从最初的构想落地到书屋建成,再到文化活动的注入,书屋犹如一支火炬,吸引着星星点点的微光汇聚于此。
3月25日上午,在柳埠街道的大集旁,一节绿皮火车厢矗立在路旁,远远看去,鲜艳的绿色格外醒目。车厢顶端的四个大字,是这节废弃车厢如今的新身份:星星书屋。
车厢里,几个五六岁的孩童正专注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绘本。翻开书页,立体的图案、有趣的内容,瞬间吸引了孩子们围聚过来。
环视车厢内部,琳琅满目的书籍,还有崭新明亮的“星星课堂”,富有新意的改造,无不让人惊喜。也让记者格外好奇:这些,究竟是谁的创意?
从三人到十人
“星星之火”传递开来
“这是我们柳埠三名党员共同发起的。”书屋里的工作人员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工作人员提到的三名党员,分别是柳埠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刚,柳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许娜和柳西村党支部书记马路冰。
“我们三个人都很喜欢读书,之前就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乡村的孩子们建一个图书馆。”在星星书屋,记者见到了其中一位发起人许娜,她告诉记者,受场地、资金等因素限制,建图书馆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去年,在徐刚的奔走协调下,中铁文旅为他们捐赠了一节废弃的火车车厢。
“图书馆不一定要建在楼房里,车厢何尝不可?而且更能吸引孩子们走进来。”经过“三人小组”的反复商量,他们决定启动“火车书屋”计划。
“之所以将火车皮放在大集旁,是因为这一块属于柳埠街道的中心。不管是哪个村的孩子来,都挺近。”许娜说,为此,他们还成立了一个“乡村书屋爱心委员会”,将一些从柳埠走出去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乡贤纳入其中,通过大家的合力,共同为书屋引资源。
有了三名党员带头,“星星”火炬在整个柳埠传递起来。“企业家杨玉环负责联系设计师,根据我们的要求设计了车厢里的布局;企业家王圣国负责提供施工团队,和装修材料;还有外边院子的硬化,也都是在一些爱心人士帮助下完成的。”令徐刚、许娜和马路冰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从最初的三个人到十个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书屋的建设。
藏着知识的火车皮
吸引了一众“铁粉”
“去年7月份我们开始装修,基本上到9月份就结束了,然后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捐书。你看这套书是我们收到的第一批书,是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捐赠的。”许娜指着书架上一整套崭新的儿童读物介绍说。很快书架上就越来越满,记者看到书屋捐赠名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他们仿佛闪着微光,像点点星火汇聚于此。
昔日斑驳的车身焕然一新,褪色的硬座化作干净整洁的木桌长凳,红木书橱上万个书脊连成绵延的山脉,旧行李架被改造成墙上的盏盏明灯,过道铺着实木地板,窗边还增添了绿植点缀生机。
周围的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往这期待了已久的火车皮里钻。“每当遇到大集的时候,不少赶集的乡亲们就会把孩子放在这里。对他们来说,这个地方既安全又安静,孩子还能学到知识,书屋就好像是一个摆渡船。”
许娜说,当初书屋还没正式启动的时候,就吸引了一众“粉丝”,“其中有两名铁粉让我印象最深刻,他们和家长都特别关注书屋建设的进展,以及我们新来了什么书、将要举办什么活动。”
孩子渴望和欣喜的眼神,无疑是三名党员最大的动力。2024年10月,书屋正式启动,他们特意邀请了一名“小嘉宾”在启动仪式上台发言,他就是书屋的“铁粉”之一,名叫马莹欣。
充满魔法的空间
不断给孩子们带来惊喜
书屋建成了,星星之火的爱心接力正在无形中进行着。“我们这有好几个驻村‘第一书记’,都在帮我们引资源。”许娜说,“第一书记”李东亮是济南职业学院派驻到枣园村的,“他本身是师范类专业的,对教育事业非常钟爱,一直很关注我们书屋,在帮扶所在村的同时,也联系济南职业学院在我们这建立了义工志愿服务队,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文化活动。”
在书屋的发起人看来,书屋的硬件和软件同样重要。“怎么能将全民阅读推广得更好?不是说书屋建起来就可以了,还要吸引他们走进来,去打开书本,然后慢慢地去热爱上阅读。”
社会资源的汇聚,让书屋的发起人意识到,书屋不仅仅是阅览室,更能成为文化活动的平台。
秋天的外景写生,小年“寻年”剪窗花,“雷锋日”彩泥手工课……车厢像是一个充满魔法的空间,不断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惊喜。作为发起人之一的许娜,身份也常常变化着,去年她还灰头土脸地穿梭在书屋的装修现场,此刻已经站在课堂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着故事。
闲暇时刻,三名党员最爱看那面照片墙,上面记录了书屋成长的过程,也定格了很多孩子的笑容。“你看孩子的眼神,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信。”心思细腻的许娜,每当看到这些照片时,眼睛里都会泛起点点星光。在她看来,这些就是“星星书屋”存在的意义。(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飞 实习生:谢雅雯)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