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集体投诉美团!侵害权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10:25 1

摘要:近日,《一日同风起》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发布了一起集体投诉案件,127名(参与投诉人数发稿时仍在上涨)外卖骑手投诉美团外卖存在“霸王条款、涉骗”等问题。

近日,《一日同风起》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发布了一起集体投诉案件,127名(参与投诉人数发稿时仍在上涨)外卖骑手投诉美团外卖存在“霸王条款、涉骗”等问题。

该集体投诉案件发生于3月16日,发起者反映,3月15日因天气恶劣影响到外卖员送餐,按照美团规定,这类情况下订单超时可以免责,但外卖员超时款项依旧被扣除。

按照规定这笔款项被扣除后,可进行申诉,但另有外卖骑手反映,申诉成功后仍遭到了扣款。

《一日同风起》注意到,本次集体投诉集中与平台无故扣款问题,投诉方普遍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损害。此外,据黑猫投诉平台信息整理得出,部分分包(代理商)存在压价、扣款等行为,以此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或是站点私自行为

对于以上问题,《一日同风起》采访到了美团外卖员“小韩(化名)”,对于恶劣天气扣款问题,他表示:

“目前,我们(外卖员)很多都与美团第三方外包平台签订合同,在APP上很轻松就能签约。对于恶劣天气的定义,会由评估组进行评估,若确实为恶劣天气,即使订单超时也不会扣款,如果被扣款也由平台自动申诉返还。在日常情况下,一单扣款也就是不超10元钱。”

那么这些投诉,以及动辄几百元的超时配送扣款是哪来的呢?

小韩介绍道:“除代理公司的众包外,还有与平台签订协议的私人站点(专送),专送的待遇可能会更高,但也存在站长一言堂的问题,很难避免被私自扣款。”

《一日同风起》联系到了美团官方客服,其表示外卖平台中不少外卖骑手是由代理商签约,若要了解各城市配送规则,需联系当地人员。对站点私自扣款问题,美团官方客服则表示:“若代理商扣压,骑手薪资,平台会有高级客服,帮助骑手索回薪酬。”

对于是否了解黑猫投诉问题,美团客服并未给出明确回复。

2024年,央广网曾报道,外卖超时配送触发的平台扣款在50-200元之间,2023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量约745万,合计超过1100万人。若每人都存在一次超时扣款,便有5.5亿元。

而外卖员每配送一单,收入在3-8元之间——超时一次可能使得外卖员一天“白干”,因此为避免超时扣款和差评,很多外卖员超速行驶。无故扣款问题既是外卖行业公平公正运营的基线,也是外卖员的职业生命线。

《一日同风起》注意到,近期,美团回应光明网称,将在2025年底前逐步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推动从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12月20日晚,美团官微公布了骑手“防疲劳试点”数据及调研结果。试点期间,四省市(江浙沪闽)正常跑单骑手的日均跑单时长为5-6小时。连续跑单触发休息条款的骑手仅占0.18%,为极小部分极端案例,99.82%的正常跑单骑手不受影响。

近期,已扣费是否会进行返还?《一日同风起》目前,还未收到美团相关答复。

大量人力涌入“外卖”市场

“之前我家里是做建材的,但是这个行业存在回款慢的问题。现在跑外卖,跑一天有一天的费用,一个月也能跑七八千元出来。我的同事很多就是为了公平,跑外卖,努力就能挣到钱。此外,比起上班,家里有事还能回家,比较自由。”据外卖员小韩介绍,无论什么原因,学历高低,年岁多少,性别如何,外卖作为低准入门槛的行业,正在吸收越来越多的人力加入。

从平台数据看,美团的骑手以年均近20%的增速攀升至745万人,2024年这一数量仍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从事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的人员数量达到1.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7%。

“某种意义上,平台扮演了就业缓冲带的作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认为,随着业务的扩大,平台更需要稳定运力,在现阶段会通过定向激励、精细化管理,鼓励更多骑手稳定就业。早在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补齐外卖员等新型劳动岗位上的劳动者权益保障。

截至2024年11月末,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美团、饿了么、闪送、货拉拉等7家平台企业试点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参保人数达1022.64万人。

2025年以来,京东、美团等外卖头部企业纷纷宣布,将为外卖人员缴纳五险一金。骑手与平台及平台合作公司的关系在逐渐向“雇佣”——即存在正式劳动关系的方向推进。

从恶劣天气配送自动申诉到为外卖员缴纳五险一金,近两年外卖行业规范化运营成果显著。但对于乡镇、县市一级外卖员而言,其保障仍有待提高。下沉市场不断发展的背后,如何使站点规范化运营,保护最大基础的外卖员权益仍是难点。

目前各平台正在“重估骑手价值”,提升外卖员职业安全感和稳定性,保障骑手基本权益。外卖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以人为本,不要为蝇头小利,侵害员工权益,方能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来源:搞笑内涵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