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最受欢迎十个环境设计项目发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23:58 2

摘要:过去的八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八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环境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

过去的八月中,【青年建筑】在全网发布了数百个优秀项目,通过这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与反馈,不断让我们了解行业热点与设计趋势。今天,我们整理了八月份在【青年建筑】各个平台上综合热度最高的10个国内环境设计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表现了设计师们对空间的创作思考,也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当代设计的前沿探索与创新。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感受设计的无限魅力。

注:选择项目来自【青年建筑】全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B站,今日头条,搜狐,youtube)后台综合热度。

01.

重庆“棱域”

观静重构

SSR.Design全新办公室,是品牌理念“观静重构”的实体诠释。以静寂(Serenity)、极简(Simplicity)与重构(Revolution)为三重哲学,空间脱离“工作场域”定义,转为品牌精神的立体宣言。黑色主调贯穿始终,体块嵌套、光影穿梭、材质交融,共同构建一个冷静而有温度的极简空间。每个“棱域”既独立又关联,涵盖接待、选材、办公、洽谈等功能,让设计在理性与情感间找到平衡,也成就一场“有序极简主义”的空间实践。

02.

钱江新城企业办公空间

岚禾设计

该办公空间位于杭州钱江新城金融发展核心区,依托企业“严谨高效、开放包容、重视福祉”的价值理念,设计团队以功能与情感并重的策略,打造出兼具秩序美学与人文关怀的办公环境。建筑延续原有双曲面外观语言,内部以8米挑高中庭为核心,串联接待、协作、社交、专注等功能模块,营造出垂直向的交流场域。整体布局强调动静分区与高效流线,同时将自然光、城市远景与绿意巧妙引入,构建灵活、舒适、具精神性的企业社区中心,成为品牌价值的空间表达。

建筑摄影:立明

03.

南京聖安智慧科技母婴会所

FLA斐林建筑事务所

项目坐落于南京奥体南核心区,由地产展示空间改造为高端产后休养中心。FLA斐林建筑以东方女性的身心需求为出发点,重塑空间结构与精神内核,打造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疗愈场所。一层集前厅、餐厅、婴儿泳池等功能于一体,空间沉静优雅。二三层设有24间非标定制套房,融合“哺乳-护理-休憩”三角布局与家庭互动区,智能家居系统完善。整体设计温润有序,承载新生命的静谧时光,也回应当代家庭的情感诉求。

项目摄影:FLA斐林建筑事务所

04.

北京禧泉Joyous Spring疗愈中心

Soong Lab松涛建筑设计事务所

禧泉 Joyous Spring 疗愈中心由松涛建筑设计事务所改造完成,坐落于北京五环外,原为一处闲置建筑,现转化为集汤泉、理疗、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都市康养空间。设计以“水”为线索,通过拆除原室内泳池屋顶,引入自然光与庭院绿意,形成沉浸式感官序列。地下汤泉区基于原结构自然构建多样水池,结合围合动线与共浴机制,营造出开放而私密的疗愈氛围。项目亦引入科技理疗设施与多层级住宿单元,在夯土、石材与植物构成的自然语境中,为城市中的身心修复提供一处安静而深度的归所。

摄影© 金伟琦

05.

新北立阳开发总部

Soar Design Studio&Ray Architects

Apricity 品牌总部由 Soar Design Studio 联合 Ray Architects 打造,选址于新北市一处融合山林与工业气质的城市片区,前身为砖窑厂。设计以保留并重构原钢结构为基础,拼贴出类似厂房剪影的几何体量,并通过共享咖啡、零售等开放空间,突破传统企业总部的封闭形象。非连续楼梯、折叠墙体与玻璃立面引入自然光影与流动动线,使工业遗产与自然体验深度交织。项目展现出城市更新中企业、历史与社区共存共生的可能路径。

06.

天津喜茶中北永旺店

申江海建筑事务所

本项目位于天津市中北购物中心,是一次以建筑语言重构茶饮空间的探索。设计以“建筑立面”为灵感,将三角门斗、挑板体块、灰空间等元素抽象为室内构成语汇。入口通过内退与开洞形成视觉引导与过渡,室内则以灰调为基底,辅以金属、木饰面材质,营造出简约克制的气质。空间布局开放,隔断与吧台以几何体块呈现,兼具通透性与运营效率。局部茶具与瓷瓶点缀,低调传递品牌文化。

摄影:言隅-刘星昊

07.

跑马场三明治上海西岸梦中心店

季意空间设计

项目位于上海西岸梦中心,由季意设计操刀,跑马场三明治品牌在此打造出一个贯穿“日咖夜酒”与“三明治主场”的双空间叙事。原址为上海水泥厂筒仓,其六个锥形混凝土储料桶成为改造核心,转化为“咖啡与酒饮的制造装置”,营造出沉浸式复古场景。中央吧台与围合结构、下沉图腾与发光圆环交织出强烈仪式感,材质与灯光共同完成从清晨到夜晚的场景切换。主门店则以几何形态呼应筒仓语汇,在品牌精神、空间美学与工业遗产之间完成一次精准而富张力的表达。

摄影©ICYWORKS

08.

广州西关重建骑楼“No.43”

Building narrative

广州西关骑楼 No.43 历经十年重建,即将于 2025 年 8 月开放,成为 Building narrative 建筑事务所的大陆总部及民宿、社区文化空间。项目由主理人 Jeffrey Cheng 亲自操刀,以“置换而非替代”为核心策略,融合祖宅记忆与当代建构逻辑,保留骑楼原貌的同时,通过模具混凝土、钢结构、天井与太阳烟囱系统等策略,回应岭南湿热气候与场地历史。建筑一层为工作室兼展览空间,楼上两户则作为家属住所与特色民宿,为西关注入新的文化活力与共享空间范式。

09.

香港高密度社区“公共阳伞”

苏畅设计研究室

© Leon Xu Liang 徐亮

“城市生活所”是香港市区更新基金支持、香港艺术中心策划的公共空间实验,选址于人口密度极高、公共空间严重匮乏的大角咀社区。设计以“公共阳伞”为灵感,结合华南高温多雨气候与地块原有棕榈树布置,构建出具遮蔽与通风效能的开放空间。项目融合本地白铁工艺与复合胶合竹结构,不仅回应社区材料文化传统,也是香港首个采用竹结构的公共建筑,碳排放显著减少。建筑构件采用可拆卸模块化设计,具备循环再利用的可持续潜力。项目通过社区工作坊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成为一个连接历史记忆与未来城市想象的知识共享平台。

© Kris Provoost

© Kris Provoost

© Kris Provoost

10.

丽水千年古堰的宋亭茶饮

杭州时上建筑空间设计事务所

“驻85”项目位于瓯江之畔,以“宋式当代”为基调,设计师将一层改造为贯穿早餐厅、咖啡酒吧与茶饮包厢的沿江休闲带。建筑整体横向舒展,落地玻璃界面引入自然山水,模糊室内外界限。外部灰空间转译为可坐、可行、可观的阶梯式观演台,强化开放性;内部则以实木与浅色系构建松弛氛围,茶饮区以可开可合的灵活移门营造“借景”包厢,展现宋代园林意境;咖啡吧作为中轴连接三栋建筑,串联多重功能区。空间在当代表达中重塑东方美学,于慢节奏生活中构建起江岸共享的生活画卷。

项目摄影:瀚墨视觉-壹高

来源:青年建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