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肯定听过“吸烟有害健康”,可要是有人说尼古丁能让人活得更久,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别急着划走,中科院的最新研究真就这么说了:低剂量尼古丁不光能延缓衰老,还能改善代谢和脑功能!
你肯定听过“吸烟有害健康”,可要是有人说尼古丁能让人活得更久,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别急着划走,中科院的最新研究真就这么说了:低剂量尼古丁不光能延缓衰老,还能改善代谢和脑功能!
不过先别急着点烟庆祝,科学家说的“尼古丁”和咱烟盒里的玩意儿压根不是一回事儿。这背后藏着啥科学门道?未来咱是不是得靠尼古丁续命?
这事儿得从2023年3月说起。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李翔团队在《自然-代谢》杂志上扔了颗“科学炸弹”。他们给小鼠喂含微量尼古丁的水,结果这些小家伙寿命延长了12.5%,脑子更灵光,皮肤老化也慢了。
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能激活体内一种叫NAD+的“长寿因子”,这玩意儿相当于细胞的“充电宝”,管着能量代谢、DNA修复这些大事儿。年纪越大,人体NAD+水平越拉胯,可尼古丁愣是让老年小鼠的NAD+水平支棱起来了。
不过大伙儿先冷静,实验用的尼古丁剂量低到离谱:每天每公斤体重0.1毫克,换算成7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喝7毫克。
这量看着不少,但跟香烟里的尼古丁完全不是一码事。一支烟含1-3毫克尼古丁,但抽烟时大部分被烧掉了,实际进身体的也就1毫克左右。研究团队反复强调:吸烟照样伤身,他们发现的可是“低剂量尼古丁疗法”。
要说这尼古丁的抗衰本事,全仗着它跟体内两员大将搭上了线。头号功臣是NAMPT酶,这伙计专门负责生产NAD+,可岁数大了它就犯懒,干活效率咔咔掉。
二号人物叫SIRT1,相当于细胞里的“质检员”,专门给NAMPT酶“抛光打蜡”提升性能。尼古丁的神操作就是让这俩伙计重新搭伙,把老年小鼠体内蔫了吧唧的NAMPT酶重新激活,NAD+产量蹭蹭涨,细胞跟打了鸡血似的。
实验还发现,喝了尼古丁水的小鼠血糖更稳当,脑细胞新生速度加快,连容易焦虑的毛病都缓解了,端粒退化也慢了。(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小编曾多次科普,细胞分裂一次,端粒变短一点,每次分裂2.4年,最多分裂50次,所以人类极限寿命在120岁左右)
要说应用前景,科学家们眼珠子都亮了。头号种子选手是抗衰药物开发,毕竟现有的NAD+前体保健品价格不便宜,像NMN这类产品每克要价大几百。
要是能研发出安全剂量的尼古丁制剂,说不定能让抗衰产品价格“打骨折”。不过这事儿急不得,毕竟从老鼠到人隔着物种鸿沟,现在连临床试验的门框都没摸着。
第二个方向更接地气:功能性食品开发。像茄子、辣椒这些茄科植物天然含尼古丁,保不齐未来会出现“抗衰蔬菜汁”。
不过得先把剂量卡得死死的,毕竟吃进肚子的尼古丁和吸进肺里的危害天差地别。第三个脑洞开得更大:个性化医疗。研究发现雌性小鼠效果差一截,暗示不同性别可能要吃不同配方,没准将来得先做基因检测再开“尼古丁抗衰套餐”。
不过话说回来,科学界现在吵得可热闹。有专家跳脚说这是给电子烟厂商递刀,毕竟研究团队确实跟几家相关企业合作过。也有老烟民看完论文乐开花:“合着我抽烟是在养生?”立马被科学家怼回去,香烟里除了尼古丁还有焦油、一氧化碳等7000多种化学物质,相当于喝农药解渴。
未来五到十年,这事儿可能有三种走向:最理想的情况是研发出精准控量的尼古丁贴片或缓释剂,既避开成瘾风险又能抗衰;次之是找到尼古丁的“平替”成分,既能激活NAMPT酶又没副作用;最差情况是发现人体机制和小鼠根本两码事,白忙活一场。
中科院团队现在忙着两件事:一是搞清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安全阈值,二是寻找不经过肺部的给药方式,听说口服喷雾和透皮贴剂已经在动物实验阶段了。
这项研究最大的贡献是撕开了抗衰领域的新口子。过去十年科学家死磕NAD+补充剂,现在发现激活自身合成能力可能更靠谱。
就像自家有口井,与其天天买桶装水,不如把抽水泵修利索了。至于尼古丁能不能翻身当“抗衰明星”,还得看后续研究给不给力。
至少现在能确定的是:抽烟绝对不算养生,但厨房里的茄子辣椒,没准真藏着延年益寿的密码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来源:一寸虫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