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5日,在华为全光宝解决方案的直播发布会现场,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岳拿起一根光电复合缆,现场演示冷接做头。他动作娴熟地剥线、切割、穿纤,两三分钟后,红光笔的信号穿透冷接好的光缆,在华为Logo上投射出清晰的光斑。
8月15日,在华为全光宝解决方案的直播发布会现场,华为政企光领域副总裁刘岳拿起一根光电复合缆,现场演示冷接做头。他动作娴熟地剥线、切割、穿纤,两三分钟后,红光笔的信号穿透冷接好的光缆,在华为Logo上投射出清晰的光斑。
“就像老太太穿针一样,”刘岳笑着说,“我不是专业人员,只是事前操作了一次,发现难度并不大。”
这份轻描淡写背后,折射的却是中小园区长期以来的沉重困境。过去,光纤熔接必须依赖专业设备和人员,而冷接工艺的引入,把曾经的“硬功夫”简化为几分钟就能完成的“小动作”,大幅降低了施工门槛。
这次现场手搓接头,不仅是一个直观的技术示范,更是一次理念的折射:把复杂留给技术,把简单留给使用者。而这正是华为全光宝方案所传递的底色——即以“快与简”,回应困扰中小园区网络建设的痛点“慢与难”。
华为调研显示,超八成园区属于“千点位”规模的中小园区,然而,在数智化转型大潮中,这些园区的网络建设却被“四重困境”层层困住。
首先,是部署复杂化。AI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让信息点位像雨后春笋般爆炸式增长。而一个园区往往同时存在有线网、无线网、语音网和设备网,多网并行不仅让设计规划、布线、调试和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还让施工周期无限拉长。
刘岳分享了一个真实故事:“我们有一个伙伴要做5000个点位设计,从白天忙到凌晨三点,就为了数点位。”这些疲惫不堪的背后,是集成商和客户共同的焦虑:多网割裂,设计部署太难。
其次,是体验不佳。卡顿、延迟、掉线是园区用户最直观的痛点,也是最敏感的“神经”。在移动办公、在线教育成为常态的今天,网络体验差意味着效率的直线下降。
运维匮乏,是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大部分中小园区没有专职网管,一旦网络出问题,只能依赖厂商上门或者让有经验的同事“临时救火”。问题定位慢、修复周期长,不仅耽误使用,还会带来额外支出。
最后,预算有限则是最现实的制约。高速率、好体验,是业主的刚性需求;但预算,却往往捉襟见肘。既要性能优,又要成本低,成为中小园区无法回避的难题。
部署难、体验差、运维弱、预算少——这四重困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小园区数智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中小园区的网络基础,正是建立在这层层矛盾之上。
面对这些痛点,中小园区迫切需要一种真正“减负”的网络方案。华为在全光宝方案中提炼出“四字诀”——三快一易,用“快与简”回应“慢与难”,为中小园区网络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规划快:从CAD图纸,到方案PPT
过去,网络规划往往要靠工程师一笔笔数点位,周期长、误差大。全光宝引入FTTO规划工具,能够自动解析CAD图纸,完成自动布线规划、设备选型、AP仿真和自动报价,并支持生成多维度的概算分析对比报告及方案HLD。
在发布会现场,华为政企光领域网管平台首席专家龚克兵演示了这一工具。与传统方案相比,全光宝的规划效率提升90%,规划周期从数周缩短至2-3天,大幅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交付快:即插即用,扫码开局
传统交付要在弱电间敲命令、逐一配置交换机,而全光宝支持ONU“盲装”,安装时不需要关注ONU的型号、SN序列号及光模块类型,也不用关注连接的分光器端口、PON口、OLT设备,即插即用。
更进一步地,华为推出“扫码开局”功能:安装人员只需用亿企飞APP扫描ONU序列号,录入安装位置,系统便能自动匹配业务模板,一分钟完成开通。配合冷接工艺,布线就像做网线一样轻松,大幅降低了人力和施工成本。
体验快:一光到底, Wi-Fi 7全覆盖
用户体验是网络价值的第一感知。华为推出全系列Wi-Fi 7光AP,实现“一光到底”,覆盖从室内到室外的多样场景。
在64用户的高密并发接入环境中,华为光AP依然能为单终端稳定提供7兆带宽,足以支撑多路高清视频流畅播放,而竞品不足1兆。在关键的漫游环节,华为光AP也展现了“丝滑”性能:802.1x认证漫游时延小于50毫秒,医疗病房场景下甚至小于20毫秒。研发团队现场基于外网环境实测万兆Wi-Fi 7光AP,单终端的下载速率轻松达到1.4Gbps,漫游切换也仅需5毫秒。
运维易:从PC到手机,随时管理
运维不足,是中小园区的共性难题。对此,全光宝提供精简网管,PC只需48GB内存即可安装,轻松管理1000个ONU,并支持多租户模式,方便服务商集中管理,使能集成商服务转型升级。
配套的FTTO分析器以数字地图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网络状态,支持一键故障诊断、7天历史回溯和自动调优。此外通过亿企飞APP,运维人员不再受制于电脑Web端,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完成网络管理。
从以上“三快一易”可见,全光宝并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一次面向中小园区的架构革新。它将加速全光网络的普及,让全光网络变成人人可用、触手可及的普惠方案。
再完美的技术,也只有在真实场景中才能“验明正身”。华为将全光宝的落地方向明确指向五个典型场景:高职教、中小学普教、区县医院、酒店和中小制造。从教室到病房,从客房到车间,全光宝正在逐一化解中小园区的网络顽疾。
教育是全光宝最典型、也是需求最迫切的场景。传统的校园网络往往要区分教学网、办公网和安防网,布线复杂、系统割裂。而全光宝提供了一种更为简洁的模式:一根光纤直达教室或宿舍,再由ONU延展到电子班牌、电子白板、摄像头等终端,实现有线与无线的一张网覆盖。
临沂大学的案例颇具代表性。这所拥有1.3万间宿舍、4.6万师生的高校,长期面临学生宿舍上网拥堵、多品牌系统混杂等典型难题。
在新一轮校园网建设中,临沂大学全面引入全光宝方案:教学、办公区部署吸顶型Wi-Fi 7光AP W817C,宿舍楼引入三合一挂墙式Wi-Fi 7光AP,实现全校无线覆盖;通过部署FTTO分析器,实现全网光AP和STA Wi-Fi质量可视,依托FTTO分析器Wi-Fi仿真及调优算法,合理调整AP的位置与功率,确保每间宿舍都能接收到稳定强劲的无线信号。
最终,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的全光网络,成为支撑临沂大学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各类上层应用的坚实底座,为高校网络建设模式创新提供了“临大样板”。
在医疗场景,网络直接关系到诊疗效率。华为通过小型SFP ONU直连CT设备,实现高速影像传输,同时大带宽“0”漫游的Wi-Fi网络,保障诊疗车随时在线、PDA移动查房零中断。
对于酒店场景,网络改造频繁,布线复杂,既影响用户体验,也拉高了成本。全光宝提出“一房一纤一终端”的方案,极大地简化布线,让客房、会议室等统一承载、无缝漫游。另外由于光纤基础设施可长期沿用,节省了后续改造成本。
在制造场景,可靠性就是生命线。生产线若因网络中断停摆,损失难以估量。华为在全光宝中引入业界独有“双发选收”技术,网络可靠性达到“六个九”(99.9999%),确保生产线的“电力级”稳定。
全光网络的故事,正在从大型园区走向更广阔的中小园区市场。
这些园区既是教育普及、公共医疗、产业升级的核心土壤,也是网络建设痛点最集中的地方。全光宝方案进一步简化网络部署方案,降低项目整体投入。对于中小园区而言,这意味着可以将有限的精力,从网络的“管线琐事”转向核心业务与创新实践。
正如刘岳在发布会上所说的:“我们做这个方案完全来自伙伴的反馈。”这既是对客户声音的回应,更是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在数字化已从“锦上添花”转变为“刚性需求”的当下,全光宝的意义,远不止技术突破。它让先进的网络能力真正普惠,点亮无数中小园区的数字化新基建。
来源:华为中国政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