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卢沟桥畔,醒狮昂首,一座石桥见证民族觉醒的第一声枪响;门头沟斋堂川里,邓华支队曾驻马扎营,平西烽火燃遍太行深处;平谷南独乐河畔,军民同心守望,冀东抗战的星火
八十载风雨沧桑,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八千里山河壮阔,藏蓝守护从未缺席。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浸润着英雄热血的土地。卢沟桥畔,醒狮昂首,一座石桥见证民族觉醒的第一声枪响;门头沟斋堂川里,邓华支队曾驻马扎营,平西烽火燃遍太行深处;平谷南独乐河畔,军民同心守望,冀东抗战的星火在此生生不息。
今日,使命在肩,平安为诺的红色警营守护的不仅是辖区平安,更是一片片被英雄鲜血浸染的热土。他们用忠诚担当,延续着伟大抗战精神的基因密码:卢沟桥的“警醒”、斋堂的“坚守”、南独乐河的“同心”,共同构成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立体画卷。
派出所民警参观鱼子山抗战纪念馆
北京市公安局平谷分局南独乐河派出所位于平谷区东北部的半山区,辖区面积111.26平方公里,共有25个行政村、1个社区,辖区人口5万余人。
派出所辖区里有座鱼子山,是著名的冀东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平谷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在这里创建,八路军在冀东的军械修理所、炸弹厂等兵工厂也建于此地。鱼子山人民群众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为八路军放哨送信、救治伤员、筹集军粮……军民们利用地理优势,通过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多种方式作战,成就了“打不败的鱼子山”的美名。
而今,这里的“鱼子山抗战纪念馆”成为很多群众前往的红色打卡地,也成为了在这里守卫群众平安的公安民警们忠诚为民的精神源泉。
刻在心里的责任
“孙大爷,我们又发布新的反诈宣传视频了,您快瞅瞅。”上午八点半,南独乐河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林治庆来到社区,从反诈宣传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林治庆用平板电脑播放了“刷单被骗”的宣防视频,又给孙大爷详细解释了骗子的诈骗套路和防范要点。看老人都听明白了,林治庆才出门前往下一户村民家。
近年来,面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的多发态势,派出所社区民警们将入户宣防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这几乎是我们所社区民警每天都要开展的工作。”所长安宁说。
安宁调到南独乐河派出所工作刚刚一年多,“虽然在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我深深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民警和群众之间相互信任和支持并产生了浓厚的情感。”
民警和志愿者在主要景点进行反诈宣传
因为辖区内的老年人较多,随着电诈案件新类型、新手段的不断出现,派出所民警们意识到,要尽快为辖区群众特别是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反诈防火墙”。民警们结合辖区特点,不仅在社区、村镇逐级建立反诈微信群,每天发送宣传视频、典型案例,还针对老年群体,专门设计制作了简单易懂的宣传画和宣传单。为了便于老年人理解和掌握反诈知识,民警们还会每天入户面对面进行讲解。
辖区多是老居民,很多人互相熟识,派出所就邀请遇到过电诈的居民现身说法,让其他人能感同身受,提高防范意识。精细化的宣传防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5年,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线索300余条,未发生一起预警后被骗案件。
此外,民警们还总结经验,将交通安全宣传内容也做成短视频,在入户走访中一并播放。“反诈宣传保护的是人民的财,交通安全宣传保护的是人民的命,守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咱派出所民警的首要责任,不然对不起抗战英雄们舍生忘死守护的这片土地,对不起曾经与抗日军队一同浴血奋战的父老乡亲。”安宁说,每年派出所都会组织民警到鱼子山抗战纪念馆重温历史,每一代民警都会在此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守护这片土地、爱护这里的人民早已成为南独乐河派出所的民警们融入血液的共识。
派出所民警们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以来,派出所还将电话宣传工作模式进一步拓展,按照“所领导分片包干、民警责任到人”的原则,深入辖区群众家中,在开展反诈、交通安全宣传的基础上,对出租房存在的治安隐患问题逐一进行了提示整改,确保各项安防工作无疏漏。
发自内心的关切
在南独乐河,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上午,是派出所坚持多年的“群众接待日”。所领导与社区民警共同接待群众,介绍重点工作、宣传防范知识、解答疑难问题。从养犬管理到反诈提示,从邻里纠纷到消防通道占用,事无巨细一一回应。
“我们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会放在这上面。”安宁说。
派出所坚持多年的“群众接待日”
在农村,邻里间为占地占房产生纠纷是较为常见的。今年,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线划分产生矛盾,一方将钩机停在另一方宅基地上,双方都不肯退让,误会越来越深。在一次接待日中,所领导听村民说起此事,意识到这一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很快升级。
派出所第一时间联合村干部及土地、司法部门组成专门工作组,主动上门,从法律政策方面对双方进行讲解,帮助双方厘清自己的权益。同时,为了帮助两家人真正消除隔阂,派出所还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调解,话家常、讲道理、化矛盾,最终使双方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握手言和。
2025年以来,派出所依托接待日累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56件,接受群众建议10件,群众满意率达98%。
如今,红色精神的传承不仅限于南独乐河辖区。平谷分局以南独乐河派出所为样本,在全区派出所推广“双对接”工作机制,就是将抗战时期“军民共商对策”的经验转化为现代治理方式。
“双对接”机制要求派出所所长与属地街乡党委政府领导、社区民警与社区(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对接联动,构建“组织联建、情况联通、难题联解”的联动治理机制,每月社区民警要组织网格员围绕辖区治安热点进行排查、剖析,并利用入户时间将社区防范要点宣传至每一位辖区百姓,社区民警依托镇综治中心、利用“联动治理机制”深入村居化解矛盾,推进平安共建,让“预防警务、精准警务”贯穿日常。
为落实此项工作,分局还建立领导干部包村机制,组织分局党委班子成员、各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和派出所领导干部开展承包社区(村)工作,点对点推动派出所将“双对接”机制落到实处。
代代相传的荣耀
民警在辖区内巡逻
抗战时期,鱼子山地区“村村有岗哨、户户有联防”,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支撑。
如今,南独乐河派出所在辖区建起325名网格员队伍也成为了警务工作的重要延伸。每个网格员负责服务管理40到50户居民,他们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与民警执法深度融合,开展治安巡逻、纠纷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真正形成“警民联合、邻里守望”的治安防控格局。2025年3月,辖区一村内连续发生两起电动车被盗案,网格员凭借对居住人员的熟悉,一眼认出窝藏此处的嫌疑人,协助民警快速破案。
在此基础上,在京东大峡谷景区,一个独特的“群众守望岗”成为红色旅游线上的温暖驿站。由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守望岗队伍,在旅游旺季不仅协助维护景区秩序,还为游客提供应急救助等服务。岗上一辆流动服务车里配备的急救药品、饮用水等物品,处处体现着为民服务的温度。自设立“群众守望岗”以来,景区纠纷类警情下降80%。
从警20余年,安宁有17年在刑警岗位上度过,4年前才转到派出所工作,“一开始真不适应!”做刑警时,抓人破案风风火火,派出所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时间长了,安宁逐渐理解了派出所的价值:“公安工作不论警种、不论大小,守护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是不变的宗旨,在南独乐河派出所工作越久,越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我相信,只要永远跟群众站在一起,‘打不败的鱼子山’就不会只是过往的抗战美名,而会成为这片土地上警民携手共创平安的成果和荣耀。”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字|张蕊
编辑|雷若彤
来源:北京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