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1日,2025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河南驻马店开幕。中联重科以“绿色·智造·耕耘美丽世界”为主题,携覆盖“耕、种、收、烘”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农机产品亮相展会,并正式发布三款智能农机新品,成为展会焦点。
3月21日,2025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河南驻马店开幕。中联重科以“绿色·智造·耕耘美丽世界”为主题,携覆盖“耕、种、收、烘”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农机产品亮相展会,并正式发布三款智能农机新品,成为展会焦点。
2014年起,工程机械巨头陆续通过不同方式跨界进入农机行业,至今已有十一年时间。这十一年间,有的企业做到了农机行业翘楚,有的企业在局部市场稳占鳌头,也有企业一直默默发展,静待时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跨界的工程机械巨头,在农机这条路上到底走得怎么样了?
工程机械巨头跨界农机
1 中联重科
2014年,中联重科收购奇瑞重工,全面进军农业机械行业并将其视作公司战略板块业务。
据中联重科2024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中联重科农业机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22.29%。烘干机稳居国内行业首位,小麦机稳居行业第二;拖拉机规模与利润大幅增长,全新的玉米机、播种机、甘蔗机、水稻机已完成性能质量全面升级,相继试验量产并上市,为农机发展注入持续增长新动能,助力公司实现战略突围。
2 铁建重工
2015年,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成立。
2018年,铁建重工成功下线第一台高端智能六行箱式采棉机,打破了国外品牌对该领域装备技术长达数十年的垄断。截至目前已经涵盖了采棉机、青储机、打捆机、番茄机等多种农机产品。2024年7月6日,铁建重工国内首台4FZ-80自走式番茄收获机演示推广会顺利举行,这填补了国内番茄收获机械的市场空白。
3 柳工
2016 年,柳工农机公司成立。
2017 年,柳工推出甘蔗收获机,在广西市场占据一席之地。2020 年,柳工农机着手研发拖拉机,并在 2023 年武汉国际农机展上高调亮相。当前,柳工农机产品覆盖甘蔗收获机、甘蔗田间搬运机、农用挖掘机以及轮式拖拉机等领域。
4 潍柴动力
2020 年,潍柴动力并购福田雷沃,成立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潍柴雷沃”)。
据潍柴动力2024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其农业装备营业收入106.18亿元,同比增长25.48%。旗下子公司潍柴雷沃智慧农业聚焦“智能农机、精准农业、数字农服”三大核心能力建设,2024年上半年农机产品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17%,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海外出口销量同比增长68%。
5 徐工
2020年徐工成立徐州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徐工推出6公斤履带谷物联合收割机,目前徐工的产品已经涵盖了玉米收获机、履带谷物机、轮式拖拉机三大类。进入农机行业以来,徐工农机一直默默发展,但据其2024年半年报披露,2024年上半年徐工农机进入增长快车道,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近 170%,为后续快速上规模打下基础。
6 临工
2023年临工在临沂兰山区成立临工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
2024年10月临工高调发布多款大马力拖拉机,拖拉机产品涵盖80~600马力段,拥有EMCVT、ECVT、HMCVT、动力换挡、动力换向等全系列技术路线产品,整合了全球主销高端系列,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工程机械巨头为何入局农机
1 政策利好
近年来,国家 “十四五” 规划明确将农机装备升级列为重点,叠加土地流转加速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机市场迎来新周期。当前,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更新换代设备,2024年我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额超244.19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2533.39亿元,补贴力度可谓不小。可以说,技术升级的需求和政策补贴的推动,让农机市场成为一片充满潜力的新赛道。
2 产品的共通性
作为机械设备的厂家,工程机械企业做农机,比起其他工业企业有着天然优势。因为工程机械与农机在动力系统、液压技术等领域存在天然共通性。例如临工集团将装载机的混合动力技术应用于 600 马力拖拉机,实现了技术的转化与创新,不仅提高了拖拉机的动力性能,还优化了燃油经济性。
另外,中联重科通过并购奇瑞重工,耕耘十多年后成为农机行业的翘楚也是个其他企业打了个样。中联重科利用自身在工程机械领域积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资源,迅速打开农机市场。这种技术协同和资源复用的优势,让工程机械巨头们看到了在农机领域复制成功的可能。
3 周期下行时期的新增长点
自从2021年下半年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以来,工程机械厂商便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进军农机既是各大工程机械巨头为了对抗周期下行找到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他们在工程机械的竞争格局固化的一片红海中的向外探索,试图寻找到换道超车的可能。
农机行业的挑战
相对于工程机械,农机市场有两大显著特征:毛利率较低和格局趋于集中。这就使得对企业的要求很严苛,本身实力不强的企业很难在农机行业生存下来。
1 毛利率较低
拿工程机械巨头跨界农机做的最好的中联重科为例,2024年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毛利率为29.20%,但农业机械毛利率为12.25%,相比之下,农机毛利率明显较低。这并不是个例,以目前农机的两大巨头,潍柴雷沃和一拖来说,他们的毛利率也都没超过20%。而工程机械巨头的毛利率基本都能超过25%。
2 格局趋于集中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形成了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局面,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以中小企业居多,整体实力偏弱,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但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为2200余家,相较于2018年的2429家,降幅约为10%。但基于未来农业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大量小规模农机企业存在技术实力弱、制造水平低、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预计未来将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智慧农机成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提出农业机械装备将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推动机械化与智能信息技术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2024 年,农机补贴政策逐渐向智能机型倾斜,动力换挡拖拉机补贴增幅近 100%。
对于农机向智慧化发展,中联重科迅速响应。近年来,中联重科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新一代高端产品(混动无极变速拖拉机、国产最大喂入量谷物收获机、无人智能驾驶插秧机)、新一代智能型产品(国内首创大马力 AI 拖拉机、AI 小麦收获机、AI 谷物联合收割机、多用途无人机平台、智能高速插秧机、无人驾驶抛秧机、混流型智能烘干机)、新一代新能源产品(混动小麦机、纯电动拖拉机、丘陵山地混合动力平台),率先以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农业,实现智能农机与智慧农场管理的深度融合,构建的水稻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与智能装备产业化获评为“2023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持续引领行业技术方向,助推中国农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大企业纷纷加快技术迭代,以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同时,政策的调整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农机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工程机械巨头跨界入局农机,势必会面临和自己的舒适区截然不同的全新市场环境。不过,这也给农机行业注入了高质量的新鲜血液,有助于国产农机整体产业的升级,虽然说农机行业的发展本身有着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们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市场的不断完善,工程机械巨头在农机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来源:慧珠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