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出席中国阅兵引关注,日方回应“不评论”显尴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06:57 4

摘要:2025年8月28日,中国外交部公布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外方嘉宾名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列,引发日本国内强烈反应。日方对此仅回应“不知晓,不评论”,其回避姿态折射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深层矛盾。

2025年8月28日,中国外交部公布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外方嘉宾名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列,引发日本国内强烈反应。日方对此仅回应“不知晓,不评论”,其回避姿态折射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深层矛盾。

鸠山由纪夫:日本政坛的“异类”

鸠山由纪夫并非普通政要。他是日本少数公开反思战争罪行的前首相,曾于2013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下跪谢罪,并多次拒绝参拜靖国神社。其家族四代秉持对华友好理念,祖父鸠山一郎推动中日民间交流,父亲鸠山威一郎曾参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此次出席阅兵,与他长期主张“日本应深刻反省战争责任”的立场一脉相承。

日本政府:沉默背后的战略焦虑

面对鸠山的出席,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仅称“政府不知情,不评论”,试图划清界限。然而,日方被曝曾通过外交渠道劝阻他国参加阅兵,并投入巨资进行“历史公关”,试图淡化战争责任。现任首相石破茂更选择在投降纪念日(9月2日)保持沉默,与鸠山的直面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国内舆论撕裂:从“叛国”到“理性”的争议

日本右翼及部分民众对鸠山激烈抨击,社交媒体涌现“不必回国”“卖国贼”等言论,甚至其长子亦公开反对其出席。然而,鸠山的行动恰恰凸显日本社会对历史认知的分歧:一方坚持否认侵略,另一方呼吁正视史实。正如专家指出,鸠山的存在证明日本并非没有理性声音,但其反思力量仍属少数。

中方立场:铭记历史而非延续仇恨

中国始终强调,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而非针对日本人民。邀请鸠山这类正视历史的友人,正是为了传递“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信号。此次事件也再次表明,只有彻底摒弃军国主义史观,日本才能真正与亚洲邻国和解。

鸠山由纪夫的出席,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认可,更映照出日本亟待弥补的精神赤字——一个拒绝反思的民族,终难在国际社会赢得尊重。

来源:驱动未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