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日,贵安新区湖潮乡正式启动“寻味湖乡・尽享潮味”主题活动,活动将持续至9月25日。此次活动诚邀广大职工干部、居民群众及媒体达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记录并传播湖潮的美食美景、民俗文化与产业发展。
9月1日,贵安新区湖潮乡正式启动“寻味湖乡・尽享潮味”主题活动,活动将持续至9月25日。此次活动诚邀广大职工干部、居民群众及媒体达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共同参与记录并传播湖潮的美食美景、民俗文化与产业发展。
“这是湖潮深入挖掘本地资源、推动文旅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大家用手机和镜头记录湖潮的精彩瞬间,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传播湖潮特色,让更多人认识湖潮、宣传湖潮、爱上湖潮。”湖潮乡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田兰兰表示。
“寻味湖乡・尽享潮味”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民宿+生态”打造乡村旅居新样板——
湖潮乡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与人文交相辉映。星月湖公园以“三湾六岛九桥”的景观格局,勾勒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诗意画卷;万亩樱花园被誉为“贵州最佳樱花观赏区”;羊艾茶场历史悠久,绿意盎然的茶园成为茶友与摄影爱好者的打卡胜地;梧桐大道金黄灿烂,已成为野生网红景点……
与此同时,湖潮乡正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体验,建成溪畔·月湖湾休闲山庄、云栖湖风景度假区、露易森露营基地、水月山庄、归园田居等30余家特色民宿,逐步成为贵阳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
月亮湖公园。
“我们希望有更多民宿运营商、文旅企业、投资者共同参与,共享湖潮发展红利。”湖潮乡副乡长滕永康发出诚挚邀请。
车田村作为湖潮乡文旅发展的重点区域,依托“三河两湖四洞一峡谷”的自然禀赋,打造了“一湖、一带、七片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我们通过‘村集体+社会组织’模式,开发游船竹筏、溶洞观光、户外露营等多种业态,带动村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民宿、农家乐等20余家。”车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军介绍。
车田村问仙谷景区。
2024年,车田村与犇牛公司合作,以内容和创意为内核,打造了“车田问仙谷”这一全新文旅IP。通过乡村场景改造与仙侠主题元素的融合,问仙谷在抖音“贵阳游玩收藏榜”中持续占据前列,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
问仙谷负责人赵倬毅表示:“我们把游客当朋友一样款待,把体验作为景区核心。在文旅内卷的当下,我们走出了新路。”
车田村的另一边,还有霍鸿浩开设“博士咖啡”,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轻松松弛的体验空间,深受游客喜爱。
博士咖啡。
近年来,车田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践行“两山”理念,依托优势资源,做活山水文章,逐步形成“三河两湖四洞一峡谷”文旅发展格局,农旅成效不断凸显。
“非遗+文旅”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镜头调转,在芦官村,一场跨越数百年的文化传承正悄然上演。作为中国传统剧种之一的地戏,起源于明代,流传于中国南方,而芦官村的地戏则与著名的安顺地戏同根同源,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地戏表演。
每逢节庆,演员们头戴手工雕刻的彩绘木刻面具,俗称“脸子”,面蒙黑纱,身着戏服,手持刀枪,在锣鼓声中演绎故事。《杨家将》是芦官地戏组最擅长的剧目之一,一出完整演出往往长达三小时,不仅考验演员的体力与技艺,更承载着对忠义精神的敬仰与传承。
“地戏是我们村的文化魂,也是我们跳戏人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畏。”芦官村地戏传承人之一表示。而这份文化血脉的延续,离不开老艺人汤正祥的努力。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他凭借记忆自学雕刻,使一度濒临失传的地戏面具工艺得以延续,至今村中仍保存着多副由他亲手雕刻的珍贵面具。
芦官村党支部书记孙忠凯表示:“我们要积极招募年轻人加入地戏队伍,改变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在保持地戏原生态非遗特质的基础上,创新唱曲和表现形式,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现代生活。同时,我们也将把地戏作为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地戏表演。
在湖潮乡西部的汪官村,地戏同样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这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的村民,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地戏在这里已有百年传承,主要由黎、周、杜、王四个家族成员参演,经典曲目为“三下河东”,讲述北宋杨家将英勇抗敌的传奇故事。
每年正月,地戏队都会进行集中演出,现已有18名成员,由湖潮乡老干部杨永益担任队长。他们打破传统,将地戏唱词与“五治”宣传等现代内容结合,既保留了地戏的艺术精髓,又增强了现实教育意义,极大推动了村级宣传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喜爱。
“我们希望通过地戏讲好汪官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汪官村村委会主任王乃军说。
“内容+创意”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民族歌舞表演。
随着“寻味湖乡・尽享潮味”主题活动的启动,湖潮乡的文旅热度持续升温。来自湖潮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王蓉,也以“小网红”的身份积极参与其中。
“我从去年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我的服务日常,也成了湖潮乡的‘小网红’。”王蓉表示,“今天参加了湖潮乡的活动启动仪式,今后我将用镜头记录湖潮的美景、美食和非遗,比如地戏,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打卡湖潮乡。
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力量,湖潮乡正以“内容+创意”为内核,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深度融合,让地戏、民宿、茶园、樱花等多元资源“出圈”又“出彩”,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再到“消费力”的转化。未来,湖潮乡将继续深耕文旅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编辑 文丹
二审 丁亚
三审 王鲁铨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