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牌对王牌9》第一期播出后收到了不少批评,73岁的唐国强老师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说:不知道节目组请他来干啥!
王牌9播出第一期差评一片,73岁的唐国强成了炮火中心
《王牌对王牌9》第一期播出后收到了不少批评,73岁的唐国强老师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有人说:不知道节目组请他来干啥!
节目中有一个拿着枕头对打的环节,节目组的组队安排一般是年轻艺人对前辈,导致年轻艺人根本放不开。
但无论如何,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效果差强人意,都不能把所有的罪责怪在唐国强一个人身上,对他来说有失公允。
嘉宾阵容庞大且搭配欠妥
人数过多,镜头混乱:首期嘉宾多达16位,包括常驻和两个剧组的飞行嘉宾。导致镜头分配严重不均,部分嘉宾几乎零存在感,整体场面混乱,节奏仓促。
7月27号,杨迪在直播中随口一说:“首期客人多得吓人,吃饭得分三桌!”一下子点燃了网友的闲聊兴趣——热搜也跟着蹭蹭往上涨。
唐国强的“错位”感:唐老师作为德高望重的资深前辈,其严肃、正剧的气场与综艺节目需要的轻松、互怼、玩得开的氛围存在天然的“壁”。
年轻嘉宾在他面前普遍显得拘谨,不敢造次,使得许多互动环节缺乏真实的笑料和竞争感,反而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去解释网络梗,加剧了节奏拖沓。
新成员磨合问题:金靖作为接替贾玲的常驻,其更为外放和“无厘头”的表演风格被部分观众评价为“用力过猛”、“挤眉弄眼”,认为有些浮夸和尴尬,尚未能完全填补贾玲留下的空缺。
节目环节设置与剪辑老套
游戏缺乏新意:许多游戏环节依旧是老一套,缺乏创新,让老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剪辑节奏混乱:剪辑被指重点不明,时而冗长时而跳跃,观感零碎,未能突出精彩的瞬间。
惩罚环节引不适:诸如让嘉宾淋雨的惩罚被批评为“过度整蛊”,看着并不好笑,反而令人不适。虽然节目组后来特意安排了一个加赛环节,看弹幕依旧是骂声一片。
核心成员变动的影响
“沈腾+贾玲”核心缺位:本季沈腾仅以“亲友”身份参与首期而非常驻,贾玲、华晨宇的缺席,使得节目失去了最熟悉、最稳定的笑点保障和默契配合。
即便有沙溢、杨迪等笑将在场,但沈腾也显得有些“孤掌难鸣”,化学反应大不如前。
回到唐国强老师这边,他的主要成就领域在影视剧表演,频繁参与此类强互动、快节奏的综艺并非其主业。
节目组邀请他,或许是看中其知名度和可能产生的“反差萌”话题。但显然,策划团队并未想好如何更好地利用唐老师的特质,并让他舒适地融入节目。
这反而暴露了他的气场与节目调性的不匹配。
由此可见,一档综艺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准每位嘉宾的定位并实现优势互补。
单纯堆砌名气、追求“话题性”,而忽略了嘉宾之间能否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以及节目形式是否真的适合他们,最终只会导致“1+1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首期口碑不佳,但断言《王牌9》彻底“扑街”还为时过早。
节目组仍有时间根据反馈进行调整,例如优化镜头分配、游戏设计等。后续的节目主题(如传闻中的“时代少年团专场”)如果策划得当,或许能带来新的看点。
如今第一期节目播出,73岁的唐国强老师与节目调性的不适配,似乎成了观众抨击的重要火力点。
但问题的根源在于节目组在阵容选择、环节设计和节奏把控上的失策,未能根据嘉宾特点进行妥善的策划和适配。
将一位资深艺术家置于一个并不最适合他的场合,并让他承担主要批评,这口“锅”确实不该由他一个人来背。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期节目上明显能看到关晓彤的变化,以及她主动承担、挑大梁的态度,许多表现都很亮眼。
比如与沈腾的互动环节,依旧能看出当年的感觉。
可惜她之前与沈腾互动时,加上贾玲在中间做桥梁,喜剧效果会被无限放大,如今没了贾玲,节目效果大打折扣。
总之,常驻嘉宾们也需要时间相互磨合,默契度有望逐渐提升,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据了解,沈腾大约只会在节目的前几期出现,之后沈腾不在,关晓彤与宋亚轩作为《王牌》的老成员,任务就非常重了。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