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推迟8年,多花80亿美元,为何俄罗斯坚决不用中国高铁技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19:58 1

摘要:俄罗斯这个国家,在高铁这事儿上,一直挺纠结的。明明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建得又快又好,成本还低,为什么俄罗斯就是不肯用呢?非要自己折腾,花更多钱,拖更长时间。话说回来,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牵扯到国家战略、安全考虑和经济现实。

俄罗斯这个国家,在高铁这事儿上,一直挺纠结的。明明中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建得又快又好,成本还低,为什么俄罗斯就是不肯用呢?非要自己折腾,花更多钱,拖更长时间。话说回来,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牵扯到国家战略、安全考虑和经济现实。

先说说俄罗斯高铁的来龙去脉。俄罗斯铁路历史悠久,从沙皇时代就发达,但高速铁路起步晚。苏联时期,1965年就开始研究高速客运,1974年ER-200列车在莫斯科到列宁格勒线上试跑,时速200公里。那时候技术有限,线路升级后旅行时间从5小时多降到4小时20分。

苏联解体后,经济乱套,高铁项目停摆。1993年启动Sokol项目,想造250公里时速的国产列车,但2004年失败了,主要因为技术瓶颈和资金短缺。2005年,俄罗斯找德国西门子合作,引进Velaro列车,改成Sapsan,2009年开通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时速250公里,旅行时间缩短到3小时35分。

这算是俄罗斯第一个高速服务,但不算真正的高铁,因为时速没到300公里以上。2010年后,俄罗斯开始规划新线路,想从莫斯科到喀山建772公里高铁,时速400公里。

这时候,中国高铁正好腾飞。中国从2008年奥运前后大规模建高铁,到2015年网络已经很完善,技术成熟,成本控制好。俄罗斯一看,有机会合作。2014年,中俄开始谈莫斯科到喀山高铁,2015年5月签备忘录,中国承诺提供技术、贷款和设备,总投资约1万亿卢布。

俄罗斯铁道公司挺积极,因为能快速建好基础设施。但谈判拖了几年,2016年进入设计阶段,2017年融资谈崩。中国出4000亿卢布贷款,不需要俄罗斯担保,但俄罗斯财政部和经济发展部反对,说项目没经济效益,回收周期长。2018年预算估算超支,2019年项目正式黄了。俄罗斯副总理西卢安诺夫公开说,这项目根本不划算,不适合上马。

为什么黄了?表面上看是钱的问题。俄罗斯政府内部分歧大,铁道公司想推,财政部觉得投资太大,1万亿卢布相当于150亿美元,建好后客流量不确定,票价高了老百姓坐不起,低了收不回本。俄罗斯地广人稀,城市间距离远,高铁需求不像中国那么大。中国高铁便宜,因为劳动力多,土地成本低,标准化建设快。

但俄罗斯冬天长,地形复杂,维护费高。深层原因,是俄罗斯不想太依赖中国。俄罗斯是老牌工业国,航空军工强,不愿在基建上让外资主导。尤其高铁涉及国家安全,线路敏感,怕技术转让不彻底,核心设计控制不了。普京亲自过问,2019年否决了,说投资回收难。俄罗斯媒体分析,普京担心项目太大,腐败风险高,官僚主义会拖后腿。

项目黄了后,俄罗斯没停下脚步,转向自主研发。2021年11月,放弃新线,升级现有线路。2023年8月,普京强调高铁国产化。2024年2月,在联邦咨文中宣布启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高铁VSM-1,全长679公里,时速360公里以上。3月14日,普京正式启动,投资2.3万亿卢布,约200亿美元。为什么选这条线?因为连接两大城市,客流大,政治意义强。

俄罗斯找本土企业Sinara集团和Transmashholding合作,Sinara在叶卡捷琳堡有经验,主要做城市轨道,现在转高铁。2024年6月融资敲定,银行支持。建设从莫斯科郊区起步,分段铺轨,计划2028年通车,旅行时间从4小时降到2小时15分。高峰期列车间隔15-20分钟,以后缩短到10-15分钟。国产化率高,组件本地采购。

这个选择,直接导致多花钱多花时间。估算下来,比用中国技术多投80亿美元,周期推迟8年。中国合作的话,技术现成,制造链成熟,能快速建网。俄罗斯自己干,从设计到控制系统全靠本土,实验室测试多,原型机反复调。Sinara组装样车叫白隼,时速400公里,但经验少,进度慢。

2025年5月,VEB.RF批资金扩建乌拉尔机车厂,采购设备。2025年7月,普京审阅报告,优化建设。2025年8月,指示2026年3月定全国高铁路线图,包括延伸到叶卡捷琳堡。2025年9月,第一列高铁列车在乌拉尔开始组装,标志进展加速。但整体看,2028年通车目标紧,面临城市拆迁、环保评估和冬季施工难题。

俄罗斯为什么这么轴?其实呢,战略自主是关键。俄罗斯不想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尤其西方制裁后,技术进口难。高铁不光是交通,还是科技象征。俄罗斯有精密制造基础,不愿当技术买家,想掌握设计和品牌。通过自主,能带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

另一个原因是地缘政治。俄乌冲突后,中欧陆运受阻,一带一路推进难。俄罗斯在东西方间平衡,不想太靠中国,怕产业链缠太紧。美国脱钩中国后,转东南亚,但核心材料还是中国。俄罗斯学着,避免类似。加上高铁出口潜力大,俄罗斯想卖给独联体国家,先自己建好样板。

当然,这选择有风险。俄罗斯高铁进展慢,至今只规划阶段。中国高铁已7万公里,2035年扩展到7万。中国建高铁成本低,三分之一于欧美,因为标准化和规模。俄罗斯单干,成本高,创新慢。

全球竞争激烈,俄罗斯有实力持续投入吗?未知数。但从国家自尊看,值得。俄罗斯觉得,短期亏本,长期获益,避免依赖。

高铁体现国力,中国用它连通经济,俄罗斯想复制,但路径不同。拒绝中国,俄罗斯高铁网慢成,但本土技术成型后,能出口周边。2025年,项目加速,普京推优化,显示决心。未来,延伸线建好,俄罗斯交通升级,经济受益。但短期,资金压力大,2.3万亿卢布从预算和银行来,通胀风险高。

总的来说,俄罗斯这决定基于现实,不是排外,而是算大账。钱和时间多花了,但换来独立。其他国家看中国高铁便宜高效,俄罗斯反其道行,值得思考。长远看,谁对谁错,还得时间检验。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