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三阅兵的主战武器装备,特别是坦克型号,之前有很多猜测。今天阅兵直播完了,我们有了清晰的答案——它叫“100系列”。关键是不是一种坦克,而是一个家族在战斗。
九三阅兵的主战武器装备,特别是坦克型号,之前有很多猜测。今天阅兵直播完了,我们有了清晰的答案——它叫“100系列”。关键是不是一种坦克,而是一个家族在战斗。
从外观上,100系列主战坦克和步战车,和之前的96、99坦克相比变化很大。首先车体非常小,目测就35吨到40吨,跟之前动不动就五六十吨的重型武器装备相比有明显下降。所以轻量化是核心、是重点。
以前地面主战武器装备,特别是坦克要比谁的“脸”厚。如果被各型反坦克导弹击穿,那个不光彩。要提高装甲能力,要复合装甲、主动装甲,一大堆装甲把这个“脸”搞得很坚硬,让对方无法击破。但现在看,无论装甲有多厚,都会成为对方攻击的靶标,都会被反坦克导弹击穿。所以目前重装备、重装甲、重火炮这个“三重”现在看不是选项。我们现在采取的是轻量化、机动化。从整个个头看,属于中型,今后可以加载各种武器装备。
主炮口径应该是105毫米,而且末端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有这个棱线布局,说明它的隔热稳定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如果真的换装了105毫米火炮,有可能它的打击能力毁伤水平比之前125毫米,甚至国外正在搞的130、140毫米火炮打击能力更强大。说明我们弹药技术有进步、有发展、有提高,否则谁也不会把火炮口径轻易缩小。这对维持主战武器装备威力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是在坦克四周,据说有13双“眼睛”,都可以对周边进行雷达、红外还有其他模式的探测。之前我们总看“中华神盾”,现在“中华神盾”上了坦克,成了“中华盾车”。这种打击方式、防护水平,让坦克的进步模式进一步清晰。
全世界都在寻找主战武器装备未来的发展。像之前在巴以、俄乌,一些国外靠前的装备现在都成了战场上的残骸。T-72、T-80、T-90,我们看到的“豹2”坦克、“勒克莱尔”坦克、“艾布拉姆斯”坦克、PT-91坦克,在战场上都不行。所以到底陆战往哪走,陆战武器怎么发展,现在是一个重大问号。
在天安门广场,中国100系列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下一步我们主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路线,无论是信息化还是其他方面,都会出现重大变化、重大调整。
来源:杜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