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民政部组织起草的《网络祭祀要求》民政行业标准正在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祭祀应保证祭祀内容健康,不宣扬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服务平台不应提供宣扬封建迷信类的虚拟祭祀物品。
本报讯(记者 王琪鹏)由民政部组织起草的《网络祭祀要求》民政行业标准正在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祭祀应保证祭祀内容健康,不宣扬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服务平台不应提供宣扬封建迷信类的虚拟祭祀物品。
根据征求意见稿,网络祭祀是以电子设备为载体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包括网上纪念馆和网络实景祭祀两种。其中,网上纪念馆是指进行网络祭祀活动的线上场所;网络实景祭祀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将用于纪念逝者的实景活动过程以图像、音视频通过网络祭祀平台传送给访问者的祭祀行为。
根据相关要求,网络祭祀服务应取得合法资质,遵守殡葬、互联网行业的相关政策、法律的有关规定。网络祭祀应保证祭祀内容健康,不宣扬封建迷信,符合公序良俗,服务过程中用户权益和精神不受到伤害。
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祭祀服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殡葬文化、政策、礼俗方面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和操控服务平台各项功能,并具备相关文件内容审核理解的能力。网络祭祀服务平台应满足用户通过网上纪念馆进行网络实景祭祀,并将祭祀过程的照片、视频图像等资料保存在网上纪念馆内。网络祭祀服务平台提供的虚拟祭祀物品包括鲜花、歌曲、音乐等,不应提供宣扬封建迷信类的虚拟祭祀物品。
关于服务内容,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祭祀应当呈现庄严、肃穆、健康的网络祭扫信息。不应当利用网络祭扫恶搞、抹黑、攻击他人;不应当传播歪曲历史、诋毁英烈、传播低俗庸俗、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不应当恶意营销、设置“香火”排行榜等低俗行为;不应当通过网络祭祀平台提供不健康的导流引流服务。网络祭祀服务应当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信息交流功能,同步采取语音、大字、盲文、手语等无障碍交流方式。根据征求意见稿,平台与用户签订线上协议后,方能提供网络祭祀服务。
目前,《网络祭祀要求》征求意见稿已在民政部官网公示,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