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4成俄罗斯空军“顶流”!苏联解体后产量最高,总数超200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9:30 1

摘要:除了直接接替苏-24M的攻击机角色,苏-34还承担着替换俄军主力近距离支援机苏-25的任务,甚至可能取代更大吨位的Tu-22M3轰炸机。

美国军事杂志记者指出,苏-34战斗机已成为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列装规模最大的战斗机。

该杂志新报道解析了这款战机为何能在俄空天军中占据关键地位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武装部队采购的苏-34数量远超其他任何战术战斗机

首批苏-34于2014年投入服役,比苏-35空优战斗机列装仅晚数月。

尽管苏-35是苏联经典战机苏-27历经三十余年深度改进的成果,大幅提升了空对空作战能力。

但苏-34作为苏-27的衍生型号,设计核心却聚焦空对地作战,而非空对空对抗。

苏联解体后,俄军退役了大部分攻击机,包括曾作为机队主力的所有米格-27和苏-17。

同时大幅削减重型双发苏-24M的数量,并淘汰了早期型号的苏-24。

苏-34被视为这些机型的“全能替代者”,也成为俄罗斯唯一一款专用攻击机。

除了直接接替苏-24M的攻击机角色,苏-34还承担着替换俄军主力近距离支援机苏-25的任务,甚至可能取代更大吨位的Tu-22M3轰炸机。

值得注意的是,它虽以对地攻击为核心,却保留了源自苏-27的较强空对空作战能力。

尽管设计之初并未优先考虑空战特性,但在多项性能上已明显超越原版苏-27。

正因如此,苏-34被认为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制的最重要战机之一,地位仅次於第五代战机苏-57。

不过两者列装规模差距显著:目前俄空天军服役的苏-57不足40架。

而苏-34的产量自2022年初以来已翻倍,年均交付约30架,总数已突破200架

与原版苏-27相比,苏-34的重量增加了约27%,而苏-27本身已是俄空天军及北约各国空军中尺寸最大的战斗机之一。

更大的机体结合更省油的AL-31FM2发动机,再加上广泛使用复合材料提升结构效率。

让苏-34拥有了远超同类的航程,目前被认为是全球所有级别战斗机中航程最远的机型。

其高载荷能力不仅体现在可携带大量炸弹和导弹,还能适配多款重型弹药。

包括Kh-47M2弹道导弹和FAB-3000滑翔炸弹,这些武器均已在乌克兰战场接受实战检验。

尽管最初设计时,苏-34的主力武器被设定为射程可达600公里的Kh-65SE和Kh-SD导弹。

但出于低成本大规模打击的需求,各类滑翔炸弹在实战中被广泛使用,展现出强大破坏力,加之精确制导技术,苏-34能为前线地面部队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2020年5月,俄罗斯国防部首次订购苏-34的新型号苏-34M

据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首席执行官尤里・斯柳萨尔介绍,苏-34M的战力是原版的两倍。

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攻击能力,还增强了空对空作战性能,同时升级了态势感知与侦察设备。

实现这些突破的关键,在于苏-34M新增了可适配三种外挂吊舱的接口:用于电子侦察的UKR-RT吊舱、搭载光电系统的UKR-OE吊舱,以及配备合成孔径雷达的UKR-RL吊舱。

2025年7月有消息称,Sych通用侦察系统的三个版本已列装,让苏-34能执行更广泛的任务,在保持打击能力的同时,实时收集情报。

考虑到2014年俄军曾有130余架苏-24MR侦察机服役,外界预计这些新型吊舱将使苏-34有效取代苏-24MR,甚至可能接替俄空天军其他部分侦察机的任务。

苏-34产量的持续增长,不仅是为了补充战场损失,更与北约局势紧张背景下俄军战斗航空舰队的加速扩张有关。

预计苏-34的生产周期将比其他第四代战机更长,直至2030年代末,且会与新型苏-57并行列装,并逐步共享更多通用技术。

此前已有消息讨论为苏-34配备为苏-57开发的新一代AL-41F发动机。

若实现,将进一步拉大苏-34与其他战机在航程、载荷上的差距,同时降低维护成本、提升机载系统功率。

目前,俄罗斯是全球唯一仍在量产专用攻击机的国家,其他国家多倾向于发展多用途战机。

在此背景下,苏-34凭借鲜明的“对地攻击”设计定位脱颖而出

其综合能力与生产规模,使其成为俄空天军“不可或缺的核心战机”之一,与MiG-31共同竞争这一称号,重要性显著超过苏-27、苏-30和苏-35。

来源:说一件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