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广州人每天阅读的《广州日报》报头,竟然出自毛主席之手!这份承载着羊城记忆的党报,不仅见证着广州70余载风云变幻,更藏着一个“三落三起”的传奇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长廊,探寻这份“红色报头”背后的硬核往事——
毛主席题”广州日报“手迹
你知道吗?广州人每天阅读的《广州日报》报头,竟然出自毛主席之手!这份承载着羊城记忆的党报,不仅见证着广州70余载风云变幻,更藏着一个“三落三起”的传奇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长廊,探寻这份“红色报头”背后的硬核往事——
1949年10月14日,当解放军的红旗插上爱群大厦,新生的广州急需自己的发声平台。彼时物资匮乏的窘境超乎想象——全城竟凑不齐一套完整的铅字印刷设备!直到1952年5月,一个历史性转机悄然降临:由华南各民主党派合办的《联合报》主动“交棒”,这份带着油墨余温的报纸,就此成为《广州日报》诞生的摇篮。
在越秀山下简陋的编辑部里,首任总编们面临关键抉择:谁能书写这份新生党报的灵魂印记?当“请毛主席题字”的提议响起,全场沸腾了!但如何将这份岭南热望传递到中南海?故事的关键人物即将登场……
“剑英同志,广州日报的题字就拜托您了!”1952年初冬,兼任广州市长的叶剑英收到特殊请托。这位刚指挥完广东土改的开国元勋深知,这封电报承载的不仅是报头题字,更是岭南人民对新生政权的热切期盼。
据档案记载,毛主席收到请求后欣然提笔,在宣纸上挥毫写下两幅“广州日报”。细心的工作人员发现,主席在更显遒劲雄健的那幅旁画了个小圆圈,这个细节成为日后选择报头的重要依据。如今,这份泛黄的手稿依然珍藏在报社保险柜中,笔锋转折间依稀可见一代领袖对南方重镇的殷切瞩望。
但这张承载领袖手泽的报纸,命运却如珠江潮涌般跌宕:1955年第一次停刊:创刊仅两年便遭遇“甜蜜的烦恼”——全城纸张紧缺!为保省级党报《南方日报》正常发行,只能忍痛休刊。1958年涅槃重生:随着大跃进浪潮,停刊三年的《广州日报》在荔枝飘香的季节复刊。1961-1973年浮沉录:特殊年代里两度停刊,甚至更名为《广州报》过渡。后经中共广州市委决定,1973年8月1日起,《广州报》改为恢复《广州日报》名称出版,并沿用毛主席题写报头至今。
从铅字印刷到移动优先,从“纸媒时代”到建成“报+网+端+微+屏”的全媒体矩阵,这份红色党报的跨界升级堪称教科书级操作。其官方抖音号一条《70秒看广州70年》短视频,曾创下24小时破千万播放量的纪录。
当我们在手机屏上刷到《广州日报》推送时,或许不会想到:那些跳动的像素背后,是七十载铅与火的淬炼,是三代报人的薪火相传,更有一代伟人笔墨中寄寓的初心。这份穿越时空的报头,不仅是羊城的精神图腾,更在新时代续写着“主流媒体顶流传播”的传奇。下回经过报刊亭时,不妨买份报纸细细端详——那力透纸背的四个大字,正默默述说着珠江潮涌的故事……。
另:条友如有毛主席题的其他报头信息,感谢留言互动。
来源:视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