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比金坚:伶人巧玲与寒士方朝觐的传奇爱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00:31 2

摘要:咸丰末年,京城之中有位声名远扬的伶人,唤作胖巧玲,她来自江苏泰州,正值十七八岁的妙龄,本姓梅。那圆润的面庞,宛如满月般皎洁,肌肤细腻似雪,在一众伶人里显得尤为出众。她并非那种艳俗妩媚的长相,周身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落落大方的气质。胖巧玲平日里最爱结交文人雅士,

咸丰末年,京城之中有位声名远扬的伶人,唤作胖巧玲,她来自江苏泰州,正值十七八岁的妙龄,本姓梅。那圆润的面庞,宛如满月般皎洁,肌肤细腻似雪,在一众伶人里显得尤为出众。她并非那种艳俗妩媚的长相,周身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落落大方的气质。胖巧玲平日里最爱结交文人雅士,又痴迷于历史掌故,案头常摆着《纲鉴会纂》与《易知录》等史书,一有空便研读起来,爱不释手。

桐城的方朝觐,字子观,为参加会试奔赴京城。初遇胖巧玲,他便被其独特气质所吸引,眼中满是赏识之意。自那之后,方朝觐好似丢了魂一般,每日心心念念的都是与胖巧玲相见。若一日未见,吃饭都觉索然无味,连夜晚睡觉也辗转难眠。那年,方朝觐的妻弟光熙也赶来京城参加会试,二人一同住在前门内西城根的试馆中。无论刮风下雨,方朝觐每日雷打不动地前往胖巧玲的居所。虽说并未肆意挥霍钱财,但平日里邀她赴宴、请客吃饭的开销,也着实让本就不富裕的他捉襟见肘。方朝觐本就是家境贫寒的读书人,所带盘缠本就有限,这般频繁往来,赶考的资费很快便花得一干二净。无奈之下,每当囊中羞涩,他只能将衣物送进当铺,以解燃眉之急。

起初,胖巧玲见方朝觐出手阔绰,以为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日子久了,才惊觉他竟是个家境窘迫的寒士,甚至连身上的衣物都典当得所剩无几。胖巧玲心中满是不忍,多次劝说道:“方公子,你我相识一场,情谊自在心中。可你这般为我破费,我实在过意不去。你本就为赶考而来,莫要因我误了前程,往后还是省些花费吧。” 方朝觐却只是微笑着摇头,轻声道:“巧玲姑娘,与你相处,实乃我人生一大快事。钱财之事,不必挂怀,只要能常常见到姑娘,纵是千金散去又何妨。” 胖巧玲见他心意坚决,暗自思忖:“方公子对我如此真心,我定要寻个法子报答他这份情谊。”

会试的日子终于来临,胖巧玲心急如焚,一大早便乘坐马车匆匆赶到试馆。方朝觐的仆人方小,远远瞧见胖巧玲,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前去,指着她的鼻子大骂道:“你这妖姬,我家主人的身家性命都快被你给毁了,你还有脸来?” 胖巧玲心中一紧,却强忍着怒火,神色平静地说道:“方小,你莫要出口伤人。我今日前来,是真心为你家主人着想。我听说你家主人的衣物都送进了当铺,可有此事?” 方小满脸怒容,没好气地回道:“可不是嘛,还不是因为你!整日里与你厮混,把盘缠都花光了,现在可好,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了。” 胖巧玲又问:“那当票如今在何处?” 方小警惕地看着她,冷哼一声:“你还想打当票的主意?莫不是贪心不足,想把主人的东西都抢了去?” 胖巧玲赶忙解释:“方小,你误会了。趁着你家主人现在入场考试,你把当票整理好,带上空箱子随我走一趟,我自有安排。” 方小虽满心疑惑,但见胖巧玲神色诚恳,犹豫了片刻,还是照做了。

胖巧玲带着方小来到当铺,毫不犹豫地掏出四百多两银子,将方朝觐典当的衣物全部赎回。而后,她又亲自送方小返回试馆,才转身离去。第二天,方朝觐考完试走出考场,方小迫不及待地将此事告知了他。方朝觐听后,眼眶瞬间湿润,泪水夺眶而出。当他打开箱子,更是大为震惊。箱子里除了自己的衣物,还有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二百两零散的银票,信封中还附了一封信。方朝觐颤抖着双手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道:“方公子,这些钱留作你的旅费。若你高中报捷,之后的一应费用,我自会再为你谋划。如今考试已毕,你务必用心书写殿试策。待你入选翰林院后,我们再相见。此刻若你来找我,我定会闭门不见,望你莫怪。” 方朝觐读完信,泪水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抑制不住。一同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听闻此事,皆惊得目瞪口呆,纷纷称奇。方小也惊愕得合不拢嘴,喃喃自语道:“这…… 这是真的吗?真有这么好的…… 兔子?” 方朝觐一听,顿时怒目圆睁,大声斥责道:“方小,休得无礼!巧玲姑娘如此仗义,就算是至交好友也难做到这般地步,你怎能如此称呼她?”

考试结束后,方朝觐依照惯例前往胖巧玲的住处拜访,却吃了闭门羹。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回到试馆,闭门苦读。他给自己定下严格的功课,每日专心练习数百字的楷书。放榜之日,方朝觐高中的喜讯传来。天色尚未完全暗下,胖巧玲便身着华丽盛装,匆匆赶来。一见到方朝觐,她立刻屈膝跪地,恭敬地说道:“恭喜方公子高中,真是可喜可贺!” 随后,她又拿出二百两银子,递到方朝觐面前,说道:“方公子,明日你要去拜见座师、房师,还有各种赏号的费用,我都已替你准备好了。” 方朝觐连忙推辞:“巧玲姑娘,你对我的恩情已经太重,这钱我实在不能再收。” 胖巧玲佯装生气,嗔怪道:“方公子,你若不接受,便是看不起我。若如此,咱们以后便别再往来了。” 方朝觐见她如此坚持,只好无奈收下。方小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懊悔,赶忙跪地,使劲磕头,口中说道:“梅老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之前把您当成…… 当成不好的人,哪晓得您比那些达官贵人还大方,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胖巧玲听了这话,又好气又好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

等到方朝觐入选翰林院时,胖巧玲再次送上二百两银子表示祝贺。方朝觐坚决推辞道:“巧玲姑娘,如今我已进入翰林院,家乡也有公费可用,真的不能再接受你的馈赠了。你的情谊,我铭记于心。” 胖巧玲这才作罢。

然而,命运却如此捉弄人。方朝觐入选翰林院还不到一个月,竟突然染病,与世长辞。胖巧玲听闻这个噩耗,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片刻后,她泪如雨下,匆忙换上白色衣冠,赶来吊唁。她缓缓走到棺木前,伸出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棺木,而后伏在上面,放声痛哭,声泪俱下。良久,她才止住哭声,拿出二百两银子作为丧葬礼金。不仅如此,她还为方朝觐守孝二十七日。有人不解地问她:“你往来的客人众多,为何唯独对方朝觐如此情深义重?” 胖巧玲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缓缓说道:“我那些客人,大多只是把我当作普通优伶,即便与我亲近,言语间也多有狎侮之意。唯有方公子,他从一开始便尊重我,说我不似寻常优伶,还说我若能读书应试,定能出人头地。与他相交这半年,他从未说过一句轻薄之语。他是我此生唯一的知己,我若不报答他,还能报答谁呢?”

自那以后,胖巧玲的名声在京城愈发响亮,王公大人皆以能与她交谈一番为荣。胖巧玲凭借自己的聪慧与努力,积攒下数十万钱财,开办了许多商业,得以安享富足的晚年。她的儿子乳名大锁,在京城是胡琴演奏的顶尖高手。谭鑫培登台唱戏时,若是没有大锁拉胡琴伴奏,便觉得缺了韵味,唱不下去。大锁的月俸高达三百两银子,这在当时也算是一段奇谈。而方朝觐的仆人方小,本是方朝觐族中务农之人,十足的乡下粗人,这才会当初那般口无遮拦,言语莽撞。

来源:读经明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