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癌症研究领域,小细胞肺癌(SCLC)因其高侵袭性、快速转移和有限的靶向治疗选择,始终是临床治疗的硬骨头。9月2日,温州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单位联合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医学》(Genom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
在全球癌症研究领域,小细胞肺癌(SCLC)因其高侵袭性、快速转移和有限的靶向治疗选择,始终是临床治疗的硬骨头。9月2日,温州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单位联合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医学》(Genome Medicine)的一项研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分析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的全切片图像,WSIs),团队成功识别出SCLC的新型组织形态学子型(HIPOS),无需依赖昂贵的分子检测,仅用普通病理切片即可实现精准风险分层,为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SCLC的困境:传统分型“叫好不叫座”
研究设计与深度学习框架概述
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15%,但恶性程度极高,约70%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7%。尽管近年来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突飞猛进,SCLC却因“高度异质性”和“缺乏有效分型工具”长期停滞不前。
传统上,SCLC的分型主要依赖分子特征(如神经内分泌标记物、转录因子表达)或肿瘤微环境分析,但这些方法需依赖新鲜/冷冻组织、耗时且成本高昂,难以在临床普及。SCLC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分子层面,更直观反映在病理切片的形态学差异中——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可能呈现完全不同的细胞形态、纤维化程度或免疫细胞浸润状态。但传统病理诊断主要关注是否为SCLC,而非哪一类SCLC,导致临床医生难以根据形态学特征制定个体化方案。
AI+病理:从“看切片”到“读切片”的跨越
针对这一痛点,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混合聚类的深度表征学习框架”,通过分析517例SCLC患者的H&E染色全切片图像(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三个独立中心),首次构建了SCLC的组织形态表型图谱(HIPO,Histomorphological Phenotypes)。
简单来说,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自学”病理切片中的形态学特征:首先通过对比学习(Contrastive Learning)捕捉组织块(Tile)级别的细微差异(如肿瘤细胞密度、纤维化程度、免疫细胞浸润模式),再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聚类,将64个初始组织块特征合并为15种稳定的“组织形态表型”(HIPO)。这些表型涵盖了从正常支气管软骨、肺组织到肿瘤相关坏死区、淋巴细胞浸润区等几乎所有可能的组织类型。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共识聚类”(Consensus Clustering)将患者分为两类:HIPOS-I(免疫活跃型)和HIPOS-II(免疫冷型)。
关键发现:两种亚型,预后与生物学特性显著不同
通过对多中心数据的验证,研究团队证实了这两种亚型的临床意义:
预后差异显著:HIPOS-I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均显著长于HIPOS-II患者。在训练集中,HIPOS-I的OS风险比(HR)为0.613(P=0.033),DFS的HR为0.618(P=0.015);在外部验证的两个独立队列中,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如TMUGH队列中OS的HR低至0.338,P=0.002)。
生物学机制明确:通过整合蛋白组学、免疫组化(IHC)和肿瘤微环境(TME)分析,研究团队发现:1、HIPOS-I肿瘤富含淋巴细胞浸润(尤其是CD45阳性免疫细胞)、干扰素-γ反应等免疫激活通路,提示抗肿瘤免疫应答活跃;2、HIPOS-II肿瘤则呈现高纤维化、细胞异型性显著增加,且氧化磷酸化(OXPHOS)代谢通路异常活跃,可能与免疫抑制微环境和肿瘤进展相关。
更关键的是,这两种亚型与传统分子分型(如神经内分泌亚型、转录因子驱动亚型)无显著关联,意味着其独立于现有分类体系,可作为新的预后预测指标。
临床转化:开发简易模型,推动病理科“秒级”分型
为加速研究成果落地,团队进一步开发了HIPOS分型系统——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化工具,可直接从WSIs预测患者属于HIPOS-I还是HIPOS-II。在外部验证中,该模型的区分准确率(AUC)高达0.976-0.981,敏感性、特异性均超过95%,且操作流程仅需上传病理切片,无需额外分子检测,有望在基层医院病理科快速部署。
过去,病理医生诊断SCLC主要回答是不是癌;现在,HIPOS能回答是哪类癌,并直接提示预后风险。这一工具不仅能帮助医生制定手术、化疗或免疫治疗方案,还能为临床试验的患者筛选提供依据。
下一步,研究团队计划联合多组学数据(如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揭示HIPOS背后的分子驱动机制,并探索其对新型疗法(如OXPHOS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的预测价值。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热门推荐活动 点击免费报名
点击对应文字 查看详情
来源:Y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