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咚!咚!咚!锵——9月3日一早,邹城市唐村镇西颜庄村的一处农家院里传出激昂的军乐。屋内沙发上,97岁的抗战老兵李法真正守着电视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胸前的军功章闪闪发光。
咚!咚!咚!锵——9月3日一早,邹城市唐村镇西颜庄村的一处农家院里传出激昂的军乐。屋内沙发上,97岁的抗战老兵李法真正守着电视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胸前的军功章闪闪发光。
“中国人要有勇气、有志气!日本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我们就是要当八路杀敌救国!”1943年2月,年仅15岁、父母双亡、靠讨饭度日的李法真,下定决心参加八路军。他在部队枪法日益精进,成为威震敌营的少年神枪手,后来跟随部队从邹县(今邹城市)转战潍县、泗水、枣庄、济宁等地,参与拔除日军大小据点的“麻雀战”,屡立战功。
当天清晨6时,李法真就起了床,穿上珍藏多年的军装,一一戴上军功章,早早调好电视频道。当国歌响起,老人家扶着拐棍用力站起,下意识地抬手敬礼,他嘴唇轻轻翕动,跟着旋律哼唱,眼角的皱纹里渐渐泛起泪光。
“真气派!跟当年咱们八路军的精气神一模一样!”当徒步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李法真突然提高了嗓门,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握着沙发扶手,指节微微发白。记者问,当年打仗的时候,想到过今天这样的场景吗?老人答:“那时候哪敢想啊,只想着多打赢一场战斗,少牺牲一个战友。”
战旗猎猎,铁流滚滚。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时,老人家一脸自豪,激动地拍手叫好:“想想80多年前,咱们贫困落后,小米加步枪打鬼子。如今咱中国站起来了,要啥有啥,打心眼里骄傲!”
看到电视上战士们个个手握钢枪、步伐铿锵,李法真也忍不住起身,以手中的拐杖作枪,时而瞄准,时而拼杀,向记者演示当年杀敌的场景,一招一式依然带着血性。“当年打仗条件非常艰苦,我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大家都相信,我们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放下拐杖,老人回忆说,“每个人只有15发子弹,一个子弹就要消灭一个敌人。打潍县时,有个鬼子看我个子小,端着刺刀就冲过来,等他距离我二三十步远,我‘砰’地一枪打在他肚子上,那是我打死的第一个敌人。”
1945年8月,部队在日照县休整时,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李法真和战友们起初难以置信,待看到报纸确认,喜悦瞬间爆发:“从心里往外地高兴!战士们那一天都蹦啊跳啊!”80年过去了,当年抗战胜利的场景,李法真历历在目。
“想想牺牲的战友,真想对他们说,咱不再受人欺负了,人民军队如此强大,什么敌人都不怕!”大会直播结束后,老人坐在电视机前,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奋斗,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