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1-2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30亿元,同比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值更以14.3%的增速跑出加速度。
大湾区经济网湾区财经报道,3月27日,广州市统计局公布1-2月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1.30亿元,同比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值更以14.3%的增速跑出加速度。
产业转型阵痛与突破并存 新质生产力破土生长
1-2月,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的数据背后,涌动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浪潮。汽车制造业16.5%的降幅,折射出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度调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双28%"的增速强势崛起——显示器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0%和27.5%,半导体分立器件产量暴增10.4倍,构筑起"芯屏器合"的产业新格局。
分析指出,航空航天制造业25.8%的增速、民用无人机产量1.4倍的井喷式增长,显示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劲爆发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技改投资27.9%的高增长,印证着"老树发新芽"的转型决心,专用设备、家具制造等传统行业通过技术改造重焕生机。
消费市场分层激活 政策杠杆撬动万亿级更新需求
元旦春节双节效应下,1961.30亿元的消费大盘中,结构性升级特征显著。金银珠宝、化妆品类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折射品质消费持续升温;电子出版物72.2%、体育用品39.7%的增速,勾勒出文化消费新图景。尤为亮眼的是,家具类商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实现80.6%的爆发式增长,预示万亿级存量市场更新需求正在释放。
"家居家装消费的异军突起,是政策精准发力的直接体现。"广百股份相关负责人透露,政府补贴叠加企业让利形成的"乘数效应",带动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0%。网络消费3.2%的稳步增长,则显示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持续赋能实体商业。
外贸"新三样"强势突围 制度型开放构筑新优势
14.3%的外贸增速中,27.8%的出口"大阳线"格外醒目。在"新三样"赛道,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飙升71.7%,生物技术产品增长34.8%,光电产品保持11.8%的稳健增速。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74.4%,标志着广州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南沙自贸片区某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让我们在东盟市场的份额提升了20个百分点。"
这种结构性突破的背后,是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深化。广州海关数据显示,1-2月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3%,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28%,贸易新业态对整体外贸增长贡献率超过四成。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提升效应显现,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1.2倍。
投资向"新"而行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1.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藏着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工业投资12.3%的增速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尤为抢眼——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暴增3.4倍,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32.1%,揭示出产业投资的新动向。教育领域47.7%的投资增幅,则彰显公共服务补短板的力度。
金融数据的"结构密码"更耐人寻味:制造业贷款7.3%的增速背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激增23.3%,印证金融资源向创新领域的倾斜。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我们设立200亿元专精特新贷,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实行贴息支持,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新质生产力。"
大湾区经济网观察
开年经济"成绩单"既展现"稳"的基底,更凸显"进"的动能。当汽车产业仍在转型阵痛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已接过增长接力棒;当传统消费进入平台期,"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存量市场;当一般贸易夯实基本盘,跨境电商打开新空间——这种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正是广州经济穿越周期、向上突围的底气所在。随着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速、营商环境6.0版改革落地,这座千年商都正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在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