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又陷入 “催学习” 的循环:催着起床、催着写作业、催着整理书包…… 其实,比起反复催促,帮孩子建立自律能力,才是让他们主动成长的关键。培养自律并非让孩子 “听话”,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管理时间、掌控行为,在自主规划中收获成就感。
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又陷入 “催学习” 的循环:催着起床、催着写作业、催着整理书包…… 其实,比起反复催促,帮孩子建立自律能力,才是让他们主动成长的关键。培养自律并非让孩子 “听话”,而是引导他们学会管理时间、掌控行为,在自主规划中收获成就感。
从 “小目标” 起步,让自律有方向。孩子对复杂的规划容易畏难,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制定 “跳一跳够得着” 的目标。比如低年级孩子不用定 “每天学习 2 小时”,而是具体到 “每天放学回家先完成 15 分钟数学口算”;高年级孩子可将 “提升英语成绩” 拆解为 “每天背 10 个单词、每周听 1 次英语听力”。目标要写在显眼的地方,完成后让孩子自己打勾,这种可视化的进步,能让孩子逐渐找到自律的节奏。
用 “规律习惯” 奠基,让自律成自然。自律的核心是习惯,新学期可帮孩子建立固定的日常流程。比如每天晚上 7 点到 8 点半为学习时间,先完成作业再进行兴趣阅读;睡前 10 分钟和孩子一起整理书包、规划第二天要带的物品。刚开始孩子可能需要提醒,但坚持 2-3 周后,规律会内化成自觉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习惯制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想先写喜欢的语文作业,而非家长规定的数学,不妨灵活调整,让孩子在自主选择中更愿意遵守约定。
以 “正向激励” 护航,让自律有动力。孩子的自律需要肯定,家长要少批评、多鼓励。当孩子主动按计划完成任务时,不要只说 “你真棒”,而是具体表扬 “今天你自己安排好时间,提前完成了作业,还主动整理了书桌,这种规划能力特别好”。也可以和孩子约定 “每周自律打卡满 5 天,周末就可以选择一项喜欢的活动”,用孩子期待的奖励,强化他们的自律行为。但要避免用物质奖励绑架自律,比起玩具、零食,“一起去公园散步”“亲子共读一本绘本” 等情感奖励,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律带来的快乐。
培养孩子的自律,就像播下一颗种子,需要家长耐心浇灌,而非急于求成。新学期,不妨少一些催促,多一些引导,让孩子在自主管理中慢慢成长,终将收获比 “听话” 更珍贵的能力 —— 掌控自己人生的力量。
为了成就三亿幸福家庭,十年来,兴智家庭教育不断扩大指导师队伍,提升专业能力。如今,已成功打造了一支1000+专业素养过硬、有爱心、100%持证上岗、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
这支队伍诞生与成长的背后,汇聚了兴智50+资深专业的名师团队、顶尖学府专业导师团队,以及科学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加持,他们不仅是兴智践行“兴启家庭智慧,成就三亿幸福家庭”愿景的核心引擎,更是万千家庭寻求科学教育支持、修复亲子关系、重获幸福生活的坚实依靠。
来源:兴智家庭教育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