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的最后一天,蝉鸣藏进渐起的秋风里,暑气悄然褪去,但大丰区义工联与退伍老兵们心中的善意,却始终滚烫。这一天,义工们循着秋初的第一缕清风,再次走进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不仅为病区病友送去热乎饭菜与贴心陪伴,更深入设置在医院的区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点和生活无着流浪乞
“助残陪伴行动” 退役老兵专场第五周活动纪实
八月的最后一天,蝉鸣藏进渐起的秋风里,暑气悄然褪去,但大丰区义工联与退伍老兵们心中的善意,却始终滚烫。这一天,义工们循着秋初的第一缕清风,再次走进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不仅为病区病友送去热乎饭菜与贴心陪伴,更深入设置在医院的区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点和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托养安置点,触摸那群特殊“丰” 姓家人的幸福日常,用行动续写着坚持了 13 年的公益篇章“助残陪伴行动”。
安置点的“丰”姓温暖
穿过新装修病区的走廊,义工联的义工们首先来到托养安置点。推开大门,整洁的环境、和睦的氛围扑面而来—— 十几位刚刚午睡过的“家人”正坐在一起看电视,两个照护人员向义工们介绍这群“家人”的生活情况,他们脸上满是安稳与惬意。义工联周旭才会长告诉在场义工:“这里托养的每一位都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与人沟通,曾经都有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住桥洞、翻垃圾桶找东西吃或乞讨是常态。”
而如今,这样的困顿早已成为过去。从长期流浪在外,衣食无着,到如今成为了“新大丰人”在托养点中吃穿住医无忧,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更暖心的是,为了让他们有归属感,大家统一姓“丰”——这个承载着大丰地域温度的姓氏,让原本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们,成了彼此牵挂的 “一家人”。“自从进入安置点,他们有床铺睡觉,按时按点吃饭,能看电视娱乐休闲,生病了有医生看,还有你们这么多义工常来陪伴,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照护员陈师傅笑着说道。正在看电视的“丰”姓家人,朝义工们比划着微笑,脸上全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食堂里的烟火气,倾注爱心的美食
在探访安置点之前,义工们的身影早已出现在二院的食堂。当天为病区200 多位病友添加的一份菜肴是“萝卜红烧肉”,义工们从下午1点便开始忙碌:切肉时要保证大小均匀,洗萝卜得反复冲净泥沙,汆水环节更要精准把控时间,确保食材的鲜嫩。切菜声、水流声、灶台的滋啦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初秋最动人的“公益交响乐”。菜品烹制完毕后,义工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卫生打扫中:老义工魏广兰、仇爱华拿着抹布,仔细擦拭着食堂的墙壁,连角落的污渍都不放过;地面上的水渍他们也蹲下身用纸巾一点点清理干净。
13 年助残陪伴,传承让善意生生不息
从安置点返回后,一场温馨的“助残陪伴行动”分享会开启。周旭才会长将义工们的思绪拉回了13年前——2012年,义工联的“助残陪伴行动”正式启动,从最初的几个人、几场活动,到如今成为常态化公益项目,背后离不开太多人的付出: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活动开展保驾护航;爱心单位与人士的无私捐赠,解决了物资与资金的难题;更有无数义工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用时间与行动诠释公益的真谛。“助残陪伴行动”已经成了义工联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无数爱心人士通过活动了解义工联,走进义工联。
周旭才会长介绍“助残陪伴行动”
回顾8月份,五个周末,连续5场老兵公益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公益有机融合。每周都有不同的精彩文娱节目,胡爱萍老师更是带着伙伴们每周必到,当天,舞蹈老师的三人舞《春之歌》舞姿灵动,连厢表演《龙船调》充满乡土韵味,胡老师说:“通过这几周的陪伴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到公益的力量、无私奉献的伟大。”
当天的党课,由义工联妇联执委、党员盛慧慧为大家分享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来历,希望各位义工及时了解国家相关安排,与祖国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执行总监、老兵杨年胜上台致谢,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支持;老义工茅立新动情地说:“退休后加入义工联,我的生活变得特别充实,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活动总监高汉荣则带领大家学习《义工日常行为规范》,“只有每一位义工都遵守制度,义工联才能走得更远,公益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善意不止息,公益永续航
八月的终章悄然落笔,但义工联的善意从未落幕,尤其是这群身着便装却不改军人本色的退伍老兵——他们曾守护家国山河,如今脱下军装,却把“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赤诚,化作了公益路上的坚定脚步。从为病友烹制菜肴时的细致耐心,到陪伴“丰”姓家人时的温暖关怀,再到参与每一场公益活动时的挺身而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若有召,召必应”的军人担当,让军人的热血与温情,在平凡的善意中熠熠生辉。
九月的秋风已吹起新的期待,大丰区义工联将带着这份温暖与责任,继续奔走在公益路上。而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帮扶,它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课堂,当我们看到政府为流浪乞讨人员撑起“家”的保护伞,便懂得了“国家”二字的重量;当我们跟随老兵的脚步感受奉献的意义,便理解了“责任”二字的真谛。愿有更多人加入这场“温暖接力”,不仅传递善意,更传承老兵的赤诚与担当;愿公益的路上,既有秋阳般的温暖,也有家国情怀的滚烫,让善意洒满大丰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国与奉献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照亮时代的最美之花。
活动部分花絮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