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解“薪”酬!信宜“法院+综治+工会”高效解纷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7:21 1

摘要:“我们都是退休人员,已经不符合劳动仲裁条件了,这可怎么办啊?” 8月13日,8名退休阿姨来到信宜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围着调解员胡思军诉苦。

“我们都是退休人员,已经不符合劳动仲裁条件了,这可怎么办啊?” 8月13日,8名退休阿姨来到信宜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围着调解员胡思军诉苦。

原来,这8名阿姨自今年1月至7月一直在信宜某超市上班。8月初,超市突然歇业,拖欠了阿姨们7个月工资,又没有签订欠条,阿姨们急得团团转。

阿姨们来到信宜市人社局反映情况时,工作人员告知她们,由于均已达到退休年龄,而劳动者退休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转为劳务关系,遂无法启动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根据人社局工作人员指引,阿姨们来到法院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

“超市没有跟我们签合同,没发过工资,我们什么书面证据都没有,但是我们绝对是在那里工作了7个月的。”阿姨们听到调解员询问是否有证据,就更慌了。

调解员耐心倾听她们的诉求,认真细致询问案件相关情况。经了解,阿姨们并没有与超市签订用工合同,也没有书面约定工资发放标准、发放时间、发放方式等。

缺乏关键证据,假如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会大大增加阿姨们的维权难度。“这事最好调解解决。”调解员胡思军分析认为,先行调解是处理该案最好的方式,当即建议根据信宜市“法院+综治”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将该案委托信宜市综治中心“一站式”处理,由派驻市综治中心的法院调解员联合市总工会对案件进行调解。

开展先行调解后,调解员立即与超市负责人联系,了解到超市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发放工资。而超市负责人对阿姨们的追讨工资置之不理,接到调解员的电话时一度十分激动。

“我也不想拖欠她们的工资,但是实体店生意实在难做啊!”超市负责人无奈道。经过调解员的耐心倾听和沟通,超市负责人的态度缓和下来。

察觉到这一变化,“法院+综治中心+工会”调解团队当即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一方面向超市负责人耐心释明法理引导超市负责人自觉履行发放工资义务;另一方面,耐心安抚阿姨们的激动情绪,明晰调解才是“双赢”的最优选择。

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8月21日,阿姨们与超市负责人“面对面”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由超市负责人分四期发放阿姨们的工资。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及司法确认文书,该起纠纷仅用1周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谢谢你们,这下子我们的工资就不愁了,希望老板也能办好超市,以后有机会再请我们做工。”吃下调解的“定心丸”,阿姨们笑逐颜开,忙不迭向调解员道谢。

今年以来,信宜法院依托“法院+综治”新模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共计260多件。法院调解员进驻市综治中心后,“法院+综治”诉调对接模式进一步深化,成功将优质司法服务前移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汇聚多元解纷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省时省力省钱更省心。

编辑:彭柔美

初审:姚丽莎

复审:陈豪

终审:刘勇

来源:信宜市人民法院、南方日报、南方+(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周妙 林丹丹)

来源:信宜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