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展播(67):“云栖青年+”,筑梦新未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17:05 1

摘要: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1

3

3

3

3__

___

人才奔涌而来,项目落地生根。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推动青年入乡工作,探索扩大就业岗位的新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生活、创业,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为展示全省各地党建引领推动青年入乡工作的成效,激发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解锁兴村强村的“金钥匙”,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报集团党建传播中心和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承办的“燃创乡村 携手共富”首届青年入乡创业项目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一批鲜活案例。“浙江党建”微信公众号进行择优展播。

第67期推荐:丽水市缙云县“云栖青年+”数字游民基地

项目推荐词:

数字游民筑梦乡村,同心共绘共富图景。

项目背景:

丽水市缙云县溶江乡新西坑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地处浙西南革命老区,生态环境优势突出。近年来,该村立足“童话新西坑,运动云栖湖”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千万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有效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成功创成省3A景区村,云栖湖休闲养生度假区概念持续深化。但仍面临青年外流、产业单一等发展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西坑村积极打造“云栖青年+”数字游民基地,以“数字游民+乡村振兴”为核心模式,通过政策创新、业态融合、智库赋能“三驱联动”,构建青年返乡创新创业生态圈,为青年创客提供拎包入驻体验、共享厨房及非遗体验空间。青年创客们可在此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开发缙云特色竹编文创产品、借力短视频传播民俗文化,实现乡村创业与文化传承的双重价值。

项目简介:

“云栖青年+”激活乡村共富新引擎

项目以“数字游民+乡村振兴”为核心模式,通过政策创新、业态融合、智库赋能“三驱联动”,构建青年返乡创新创业生态圈,激活乡村资源,带动村民共富,实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建立并实施“市县统筹+乡村落地+游民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级资源和村庄禀赋,持续做优政策支持、公共服务供给、环境营造等,组建由县乡村三级干部及基地运营方构成的“云栖青年+”专项运营小组,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担任“地接导游”,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落实《丽水市支持数字游民八条措施》基础上,独创“五免”服务,即景区门票、调研用车、非遗体验、共享空间、娱乐设施全免费,同时提供项目孵化空间等支持,政策吸引力位列全市前列,形成了“低门槛参与、高效率转化”的良好局面,政策实施半年内青年入驻率提升200%,带动周边5家民宿入住率达82%,有效盘活淡季闲置农房8栋,实现旅居体验、民宿经济和村集体增收多方共赢。

二是强化产村融合,打造全方位业态服务。秉承“以产兴村、以产慧民”的发展理念,立足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不断提升变流量为“留量”的能力。成功开发“云上溶江”数字平台,集合全乡旅游景点、服务业态、招商引资等各类板块,为数字游民与广大游客打开旅游、研学、创业新方式。先后举办烧饼制作、年俗手工、婺剧鉴赏等活动10余次,超150余人参与,对接“DN丽水”小程序,扩展基地预约、空间服务等4大功能模块,吸引社区项目3个,承接女性共居、躺平旅居、我到缙云过大年等多场次系列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数字游民团队19个、旅居青年300余人次到新西坑村“游牧”,带动村民增收10万余元。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激活多渠道共赢活力。充分发挥“创新‘数字游民+乡村振兴’模式”,全力支持游民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参与村庄治理和发展,共同做好度假区规划和沙滩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增设摩托艇、桨板等水上运动体验项目旅游新业态,启动福建厂古村落民宿群建设,提升数字游民获得感,补齐乡村发展人力资源短板。成功构建“游民智库”机制,聘请4名头部数字游民担任发展顾问,先后共计有近50名数字游民为新西坑村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落地新西坑村整体化运营项目,“福建厂古村落活化”方案获省级乡村振兴创新奖,MoWa1024团队与基地达成合作,于2024浙西南革命老区发展论坛上正式签约,并将其成果分享至2024亚太数字经济论坛亚太元宇宙生态大会。

推荐单位:

项目坐标:

缙云县溶江乡新西坑村

来源:浙江党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