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9月2日,“蔚小理零”四家造车新势力2025年中报全部发布。财报数据与销量的大“洗牌”,折射出迥异的战略成效,新势力格局在半年节点也迎来剧烈重构。
零跑逆袭、理想失速、小鹏冲高、蔚来等来转机。
文|巩兆恩
编辑|左茂轩
2025 年,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式进入 “盈利决胜” 的关键阶段。
截至9月2日,“蔚小理零”四家造车新势力2025年中报全部发布。财报数据与销量的大“洗牌”,折射出迥异的战略成效,新势力格局在半年节点也迎来剧烈重构。
减速的理想亮起红灯,陷入“断崖式下滑”危机;
拿下新势力“销冠”的零跑,一只脚已跨过盈利线,并上调全年利润目标;
亏损持续收窄小鹏,站在营收、利润、毛利率、现金流等多项业绩指标的“历史最好水平”,靠低价走量车型“回血”后要靠高端车辆完成“造血”;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蔚来,还在持续巨额亏损,看向年底的盈利目标,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2025年四家看向同一目标的造车新势力,年中过半走在不同的分岔路口。
盈利
活下去的第一前提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进入下半场,“盈利” 已经成为检验新势力生存能力的核心标尺。
理想:盈利领先但增速亮红灯,竞争加剧守擂难
2025年上半年,最能赚的、家底最厚实的还是早已迈过盈利线的理想,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净利润17.43亿元,领先优势依然较大。
但从理想自身来看,561.72亿元的营收背后,是理想自2021年登陆港股市场以来中期营收首次下降,同期零跑、小鹏营收同比呈现三位数增长。二季度理想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低于预估的324.7亿元;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0.4%,赤裸裸的下滑数据让人不得不承认理想正在亮起红灯。
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去年同期为4.3亿元;自由现金流为负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负19亿元增加超过一倍,也比今年一季度的负25亿元有所扩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握千亿资金让理想有了更多守擂的机会与底气,但二季度业绩惨淡,三季度再给出超低预期,理想失速后也不得不思考在产品、技术、运营上全面失焦的情况下,如何挽救“断崖式下滑”的危局。
零跑:销冠加身扭亏为盈,上调全年目标
上半年以“半价理想”的称号夺走理想蝉联已久的销冠后,零跑也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上半年营收为24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8.5亿元增加174%;扭亏为盈,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22.1亿元到今年盈利0.3亿元。
小鹏:低价提量,高端化成新考题
依托销量的爆发,小鹏汽车继续保持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好的业绩表现,上半年共实现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6.5亿元收窄至11.4亿元。
营收激增,亏损额大幅收窄了超过一半,小鹏汽车释放出“止血”信号,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评价称“2025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各项核心业务和财务指标,包括销量、收入、毛利率、在手现金,都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
同时,手握接近500亿的现金储备,超过295.8亿元的零跑,意味着目前小鹏兜里还有较为充足的“弹药”,有希望实现四季度盈利,这一何小鹏口中“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
蔚来:三品牌并行,冲刺四季度盈利
在2025年“要让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蔚来,上半年实现总营收31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3.55亿元增长23.1%;净亏损为117.45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102.31亿元。其中,二季度亏损同比有所收窄,但整体财务压力仍然较大。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坦言,通过基于基本经营单元机制的全面降本增效举措的落地,蔚来成本优化效果显著,但四季度盈利挑战非常大。
销量与价格
格局洗牌背后的战略取舍
销量与单车价格的博弈,是新势力盈利分化的核心原因。上半年,“以价换量” 与 “牺牲份额死守毛利” 的路线选择,直接导致行业格局洗牌。
理想:销冠旁落,增程纯电双线承压
摘掉“销冠”帽子的理想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20.38万辆,同比增长7.9%。曾经靠“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拿捏家庭用户,以及依靠增程技术解决补能焦虑的理想,其增程和配置打法正在被更多车企快速复制,零跑用“半价理想” 抢走销冠,问界 M9 单月销量碾压理想 L7+L8+L9 总和,理想的家庭用户基本盘被不断稀释。
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0.1%,车辆毛利率为19.4%,同比分别提升0.6和0.7个百分点,环比均下降0.4个百分点,卖车单价环比出现下滑。
单车售价出现下滑与理想产品结构变化有关,更便宜的车型L6成为了理想汽车的销量主担,而L7、L8、L9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份额下滑。但横向对比新势力来看,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仍保持健康水平,预计三季度依然能维持19%左右的水平,也印证着理想汽车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上半年痛失“销冠”关键节点上又遇增程失灵纯电折戟,理想也给出了悲观的三季度销量预期:新车交付量9万辆至9.5万辆,同比下降40%左右;对应的营业收入预计也下降40%左右。
零跑:性价比定乾坤,规模效应显现
作为衡量一家公司造血能力的核心指标,零跑汽车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4.1%,较较2024年同期的1.1%改善提升13个百分点,创下半年度毛利率新高,在几家新势力中提升最快。汽车零跑官方称主要是因为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持续进行的成本管理工作产品组合的优化和其他业务产生的收益。
上半年,零跑突围问鼎,销量达到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半价理想”超越理想,紧贴成本定价的性价比打法首度登顶新势力半年销量榜。销量上升持续带来规模效应,目前来看,零跑全年盈利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持产品竞争力与成本优势的平衡,以及能否将国内市场积累的规模优势延伸至海外市场,开拓新的增长点。
小鹏:大众托举利润改善,20万市场是道坎
去年依托“性价比”车型MONA 03和P7+迎来销量爆发,小鹏销量持续上升,今年上半年交付新车197189辆,同比增加279.0%,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付量。
低价车型撑起主要销量,小鹏的单车收入也从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走低,但毛利率却持续提升。财报显示,上半年,小鹏汽车毛利率为16.5%,去年同期为13.5%。其中,更关键的汽车毛利率为12.6%,去年同期为6.0%。
究其原因,毛利率改善的主要得益于小鹏与大众的合作收入。上半年,小鹏的技术收入为28.3亿元,同比增长了23.3%,占比总营收的8%,大幅提升了毛利率;汽车毛利率的改善依赖于车型结构的调整,二季度小鹏汽车的单车收入16.4万元,环比提升7%,走量车型Mona M03的销量占比下降,凭借“性价比”策略起死回生的小鹏,也渴望推动产品结构明显在向高端化转型。
蔚来:新车有效拉动势能,挑战更高毛利率目标
蔚来二季度的毛利表现也有所修复。综合毛利率回升至10.0%,为近三个季度新高;汽车毛利率重回10.3%,基本回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仍不及市场预期。蔚来单车价格环比仍在下滑,冲量仍是关键任务。
在新的定价策略下,蔚来公司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14150辆,同比增长30.6%,其中主品牌蔚来交付74400辆,乐道品牌交付31900辆,萤火虫品牌交付7843辆。
随着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发布,强力带动了蔚来的势能。
李斌表示,蔚来公司长期努力的目标是毛利率实现20%。其中,蔚来品牌目标毛利率实现20%,并在此基础上往25%努力;乐道品牌毛利率将在15%毛利基础上争取实现更高毛利;萤火虫毛利率是10%左右。
“公司在产品定义时已经做好充分准备,为激进定价进行较强的成本支撑,蔚来公司新一代产品有充分的成本竞争力,这是基于长期自研技术积累已经成本控制措施达到的降本能力。”李斌表示。
下半年生死战:
各自押宝不同关键赛道
集体逼近盈亏线,但中期过半进度不一。今年下半年,“蔚小理零”也有各自的关键任务。四家新势力的战略重心已清晰,零跑要“守住盈利、扩大规模”,理想亟需“靠纯电解困”,小鹏需要“高端化破局”,蔚来则需要“冲量止血”。
理想:all in i6,纯电第三战已无退路
陷入下滑危机的理想,下半年的主要任务是必须确保i6的成功,这对理想来说是纯电赛道上没有退路的选择。
李想也立下军令状,“让i6成为中大型5座纯电作为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采用更贴近用户的新传播方式,把产品的价值和用户体验的价值讲的更容易让用户理解。对于销售、交付、服务团队的培训也会更到位,把直营体系对于用户服务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后,我们也会认真地、全面地做好舆情防御工作,从而保证之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得以制止。”
9月1日,李想公开表示2025年是理想汽车正式进军纯电SUV市场的元年,公司设定了在高端纯电赛道实现"保五争三"的战略目标。其中,i8车型的月销目标设定为6000辆,而即将在9月上市的理想i6则承担更重要的销量任务,目标月销量达到9000至10000辆。
MEGA失利,i8陷入争议,理想纯电已经翻身失败。如果i6不能成为 “现象级爆款”,理想的纯电战略将更加艰难,而理想在增程市场的份额收缩速度,也不会空间给理想更多试错的机会。i6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零跑:保盈利、冲销量,密集推新
一只脚迈入盈利的零跑,下半年将毛利率目标维持在了14%-15%,全年整车毛利率预计约为12%(不含备件业务);半年盈亏平衡后,零跑有很大概率在今年将如期完成全年盈利目标,零跑方面也已将年度净利润指引上调至5—10亿元,
基于上半年的“销冠”底气,零跑同步上调全年销量目标,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辆~65万辆(原目标为50万~60万辆),在接下来几个月冲刺至少月销6万的目标。同时,零跑汽车副总裁李腾飞宣布明年将挑战100万辆的销售目标,这比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之前预期的时间点提前了一年。
为了支撑这一预期,零跑从7月开始密集推出新车,全新零跑C11和B系列第二款车型B01相继上市,而B系列的第三款车型也将在9月的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全球首发,并计划于11月在国内上市;D系列首款车型也有望在今年10月首次亮相,并于明年一季度正式上市。
小鹏:押注高端车型,“回血”到“造血”
继续尝试高端化迈入盈利的小鹏,下半年重点押注在全新P7、G7和四季度上市的新X9车型上,并通过超级增程技术路线获取更多销量。
“2026和2027两年是小鹏全新产品发布的两个大年,多款30万级以上的全新车型会出现。”何小鹏表示。
想要继续保持销量增势,并提升盈利能力,高端化车型是关键。但对于小鹏来说,凭借MONA M03和P7+两款几句性价比的车型“回血”后,寄予高端车型走向“造血”,能否打破用户的固有认知,让15万~40万价格带共存在同一品牌上,是小鹏需要思考的问题。
蔚来:冲击5万台月销目标,等待涅槃
从账面上来看,蔚来释放出转机的信号,但距离真正走出亏损泥潭仍有差距,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三品牌月交付冲刺5万台,是蔚来定下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
基于二季度表现,蔚来将三季度营收指引定为218.1亿至228.8亿元,乐道L90与蔚来ES8成关键胜负手,基于两款车前期的市场表现,蔚来预计第三季度公司总交付量将介于87000至91000辆之间,同比增长40.7%至47.1%。
“公司经营战术层面上的快速变革调整与效率提升展现出团队很好的战斗力,汽车行业最终要靠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李斌强调,乐道L90和新一代ES8上市要让行业看到了不一样的蔚来。
结语:
2025 年上半年,战局焦灼,新势力的秩序被打破重排,零跑逆袭、小鹏以低价产品求规模、蔚来等到转机、理想急转直下。
战事还在继续,下半年,随着更多新车型入市、价格战持续升级,新势力的竞争将从 “单一维度比拼” 转向 “产品、成本、品牌的综合平衡术”,谁能在“保规模” 与 “提利润” 之间找到最优解,谁才能在淘汰赛中更加主动。
来源:凤凰网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