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医探|心桥再续!20余名心脏病友相聚,共同见证“新生”喜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6:55 1

摘要:大皖新闻讯“我是在孕中晚期发现心脏病的,在我生产前一晚,是陈主任那句‘你不用害怕,你把所有压力给到我们医生就行’,给了我最大的安全感。”35岁的张女士在2023年二胎怀孕期间查出心脏问题,最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护航下完成了顺产分娩。今年4月,结束哺乳期

大皖新闻讯“我是在孕中晚期发现心脏病的,在我生产前一晚,是陈主任那句‘你不用害怕,你把所有压力给到我们医生就行’,给了我最大的安全感。”35岁的张女士在2023年二胎怀孕期间查出心脏问题,最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护航下完成了顺产分娩。今年4月,结束哺乳期的她回到医院完成了先心病手术。

今年8月30日,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桥病友会”现场,怀抱一岁半健康幼儿的张女士与20余名心脏手术病友一起分享心声、庆祝“新生”——这场名为“心桥”的聚会,也在无形中架起了医患互信、病友互助、生命互联的温暖桥梁。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桥病友会”正式成立

一位危重产妇的“托心”之旅

2023年秋天,张女士在二胎孕中期常规检查中遭遇“晴天霹雳”——她被诊断出患有严重心脏病,同时合并有肺动脉高压。面对可能需要引产的建议,张女士和家人一度陷入绝望。辗转多家医院后,他们来到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由包括产科、心脏中心、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专家在内的MDT团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第一次见陈主任,就觉得他温文尔雅,和我们病人说话也很温柔,真的非常感谢他。”张女士回忆,在她住院期间,心脏中心的陈彧主任每天早上在心外科查完房,就会过来产科病房询问她的情况。正是这份信任,让她在至暗时刻抓住了希望之光。

而她口中这位平易近人的医生,正是该院心脏中心主任陈彧。2023年,陈彧通过人才引进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来到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牵头成立了心脏中心,将微创小切口冠心病手术等顶尖的心脏外科技术带到了安徽。

其实,妊娠合并肺高压发病率约为1.1/10 万,患者的死亡率高达30-50%,是妊娠合并心脏疾病中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对母婴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在分娩前夜,巨大的恐惧和生理不适袭来,张女士一度想要逃离医院,此时她等来了前来查房的陈彧。“别怕,你把压力给到我们医生就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短短的一句话给了她最大的安全感。次日,在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全程陪护和监护下,张女士顺利娩出胎儿,母子平安。

“还记得她刚来的时候,心脏病很严重了,嘴唇也是发紫的。一边是自己的宝宝,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觉得特别能理解她当时承受的那种压力。”在陈彧看来,从当初勇敢分娩到如今心脏手术后恢复良好,这位“英雄母亲”的故事也在感动着医务人员。“这些患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是勇士,这也促使着我们医生做出更多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改善自己的服务,真的谢谢你们。”

从手术到康复守护的“心桥”赓续

张女士的经历并非孤例。在“心桥病友会”现场,20余名病友因为心脏手术的经历相聚,互相分享着术后康复的别样人生。

“在你们一生认识的所有人当中,包括你们最亲的亲人可能都没有机会看到过你们的心脏,而我看到过你们的心脏,能够在你们最脆弱的时候,为你们治疗,帮助你们康复……今天在这里我也希望能把这份缘分能够继续下去。”在陈彧看来,这正是“心桥病友会”的初心所在——建立医患间、病友间终身守护的桥梁。

陈彧坦言,在心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患者在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环节仍有很多需要注意和配合的事项。对于患者来说,手术过后相当于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个阶段既要对手术效果进行巩固和维持,也要对疾病本身有新的认识,以至于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干预,正所谓“一次手术、终生治疗”。

“尤其是很多患者本身就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术后用药、定期随访等方面都需要系统和长期的管理。”陈彧介绍,“心桥病友会”未来也将会通过定期组织交流活动的形式,传播疾病相关的科普知识,督促患者规范使用药物,提醒患者随访检查,指导术后康复训练,以及解决他们因为疾病而带来的心理困扰。

同时,“心桥病友会”也是病友互助之桥,它让经历相似的心脏疾病患者能够相互支持、分享经验、传递希望。“所谓‘心桥一通,人生就畅通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当不断精进技术,争取让更多的患者能从微创技术中获益。同时,我们也追求更有温度的服务,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被持续关怀,更有勇气和信心面对未来生活。”陈彧说。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编辑 方伟阳

来源:大皖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