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3 月 25 日午后,合肥市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监测系统发出预警,火情在短时间内突破三级响应阈值。周边居民回忆,当日 14 时许,东南侧山体突然腾起黑色烟柱,伴随噼啪爆燃声,火势借助 6 级阵风迅速向西北方向蔓延。
一、丘陵地带突现火情,多维应急体系启动
2025 年 3 月 25 日午后,合肥市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监测系统发出预警,火情在短时间内突破三级响应阈值。周边居民回忆,当日 14 时许,东南侧山体突然腾起黑色烟柱,伴随噼啪爆燃声,火势借助 6 级阵风迅速向西北方向蔓延。
二、立体扑救持续 34 小时,900 人构建防火长城
火情发生后,安徽省应急指挥中心旋即启动“空地协同”作战方案。
地面力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森林防火队及民兵组成的 900 人突击队,通过挖掘机群构建隔离带,同步实施 "脉冲水枪 + 风力灭火机" 组合扑救;
空中支援:2 架 Ka-32 直升机搭载吊桶循环作业,单日累计洒水 180 吨,无人机群实时回传热成像数据,精准锁定火头位置;
科技赋能:部署 ForestGuard 智能监测系统,通过红外传感和 AI 算法预测火势蔓延路径,动态调整扑救策略。
经过 34 小时持续奋战,至 26 日 12 时 52 分明火全部扑灭,现场转入余火排查和生态评估阶段。
三、祭祀未烬成祸端,肇事者面临刑事追责
初步调查表明,53岁的村民宛某于山脚焚烧纸钱后,未能妥善处置余烬。恰逢强风,火星被卷入枯枝层,从而引发链式燃烧。根据《刑法》第 115 条,若过火面积超过 2 公顷(约 30 亩),肇事者将面临 3-7 年有期徒刑。目前,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与此同时,此案件正在联合林业、气象部门开展司法鉴定工作。
结语:让哀思与安全同行
庐江的这场山火,不仅是对森林防火体系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传统习俗现代转型的深刻警示。直升机的轰鸣声渐渐消散后,留下的不只是焦黑的山体,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再度思忖。唯有使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相融合,追思之情方可于安全的底色里永续流传。
来源:杰杰灾难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