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书单 | “鉴往知来 砥砺前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6:15 1

摘要:八十年时光荏苒,历史的余响仍清晰可闻。1945年,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携手,赢得了这场正义之战的胜利。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八十年时光荏苒,历史的余响仍清晰可闻。1945年,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携手,赢得了这场正义之战的胜利。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特此推出本期专题书单,旨在为读者开启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口。这些书籍凭借 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引领我们触摸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先烈们的热血与信念。

01

《为什么是中国》

扫码阅读

解构百年屈辱根源,揭示伟大复兴逻辑,理解中国道路的权威历史读本。

内容简介:《为什么是中国》作为金一南将军全新著作,向读者生动客观地阐述了中国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的辉煌道路。全书以历史为脉络,从甲午中日战争至21世纪世界新格局形成之间的历史事件深入分析近现代初期破碎山河中的世道人心、岐路惶恐间的挣扎徘徊,解读阐释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自觉、抗战胜利的能量密码,鸟瞰钩沉中国崛起征途中的较量,理性瞻望改革强军的挑战与机遇、世界格局的未来走向。

02

《抗战为什么赢: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者:陈红民等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之一,专题研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本书描绘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中国重新屹立的伟大过程

03

《从北平到延安:1938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编著:宋玉武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 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 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照片展示了华北抗战游击区的诸多景象和蓬勃朝气,呈现出清晰的历史细节,展现大时代中一些小人物的命运,为史家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视觉文献

04

《拉贝日记:青少版》

作者:[德] 约翰·拉贝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选取约翰拉贝先生1937年9月21日至1938年2月26日5个多月时间在南京期间所记的日记,真实再现了战时生活的情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5万中国百姓的生命。日记的记述方式具体、细致、真实,完整展现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所经受的深重苦难与不屈的斗争精神。

05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作者:[以色列] 伊爱莲

译者:宋立宏;丁琪;张鋆良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犹太文丛”之一。本文集的主体内容是“二战”时期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所留下的诗歌、日记、信件、小品文及短篇小说的节选等,可视为“原始记忆”的一手史料。本文集中收录文字的作者都为当时的普通犹太难民,作者不仅为其补充小传,还给他们的文字进行结合时代背景的解读。就文集内容而言,更多是记录上海犹太难民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其中包括对各自苦难的记叙、对所处异乡的上海及其民众的描述、对犹太人与中国人之间互动的选择性记忆等,有客观记录的、讽刺的、同情的、激励人心的……主旨皆为对纳粹、对战乱的批判。

06

《"数"说南京大屠杀》

编著:孙宅巍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本书着眼于填补社会活动与学术研究中的这一空白,得以在有限的篇幅中,将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数据,即南京大屠杀的数字记忆,以实证性、工具型的方式,浓缩于一书之中。

07

《命运攸关的抉择》

作者:[英] 伊恩·克肖

译者:顾剑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作者用十个章节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前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从英国决定坚持抗击德国,到德国决定在珍珠港事件后向美国宣战,再到希特勒决定消灭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

08

《走近西南联大:父亲的求学之路》

作者:韩震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以个人求学经历为主线,记述韩德馨院士在战乱动荡、外敌入侵的年代,以西南联大这一人生重要阶段为重点,从如皋家乡小学、中学,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学校高中,再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的全部学习成长经历。韩德馨院士 经历了流亡、参与了奋起,走过了体验时代变化、品味师长教诲和构筑同学友情的难忘之路,留下相关生活的缩影,也是历史内涵的补充。

09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作者:刘统

扫码阅读

内容简介:“中国该向何处去?”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开启一段寻根溯源、温故知新之旅。史料翔实、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采用图文结合编排方式,8余幅珍贵历史图片,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大众化党史读物

10

《日本开拓团移民侵华纪实》

作者:顾伯冲

扫码阅读

一部以严谨的历史考证警示后人勿忘侵略罪行的警世之作。

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日本开拓团移民侵华的纪实性研究,作者通过到当年日本开拓团驻地的实地考察,通过考证当地县志、当事者的回忆文章以及一些实物,深刻揭示了当年日本开拓团所实施的移民侵华行为的实质,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11

《忍辱负重的使命:美国外交官记载的南京大屠杀与劫后的社会状况》

编著:[美] 陆束屏

译者:陆束屏

扫码阅读

还原黑暗时期国际人道主义抗争,为历史正义留存铁证。

内容简介:本书辑录并翻译了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外交官爱利生、爱斯比等人于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期间,从南京发往美国国务院、驻东京大使馆及驻北平大使馆等机构共计184件外交文件,详细记录了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对中国及美国财产的破坏及其组织运作情况,真实反映了日军占领下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美国外交人员为保护中美公民权益、维护对中国百姓基本人道待遇所付出的努力。

这批外交文件是记载南京大屠杀期间及之后情况的罕有连贯性官方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

12

《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

作者:赵军

扫码阅读

剖析日本大陆浪人作为侵华战争推手的真相。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日本“大陆浪人”的代表人物、代表性团体及其活动的整理与分析,概述该群体从制造舆论、影响政策形成、直接参与近代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在侵华战争过程中从事的种种不法活动,总括该群体的基本存在形态、特点以及与日本政界、军界、财界等深层关系,对日本大陆浪人与侵华战争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与探讨

13

《劫掠欧罗巴:西方艺术珍品在二战中的命运》

作者:[美] 林恩·H·尼古拉斯

译者:刘子信

扫码阅读

一部艺术界的战争史诗,一曲文明守护者的人文赞歌。

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大量采访和丰富的档案资料,详细解说了“二战”前后纳粹掠夺者对欧洲艺术珍宝的巧取豪夺,同时向读者展现了盟国全力解救这些艺术品的细节。

本书用紧凑的情节,叙述了纳粹分子对“堕落艺术”的清洗、对艺术品购买狂欢和无情夺取;讲述了欧洲各国博物馆工作人员千方百计转移、庇护艺术品以及古迹救护官维护艺术品的经过;以及各方在战后对公共和私人收藏的追索、返还过程;描绘了希特勒、戈林、画商之间的艺术品竞争以及盟国救护官和各方人士之间的博弈。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