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兴仁:良种繁育激活薏仁“芯”动力 产学研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6:45 1

摘要:“目前正是薏仁米授粉的关键时期,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夏秋之交,黔西南州兴仁市下山镇白岩村的千亩薏仁米正值抽穗扬花期,连片绿意盎然的田地焕发着勃勃生机,种植大户宋永祥在兴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刚指导下,正以人工振摇植株的方式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目前正是薏仁米授粉的关键时期,人工辅助授粉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夏秋之交,黔西南州兴仁市下山镇白岩村的千亩薏仁米正值抽穗扬花期,连片绿意盎然的田地焕发着勃勃生机,种植大户宋永祥在兴仁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刚指导下,正以人工振摇植株的方式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今年以来,兴仁市紧紧围绕薏仁米种源创新和产销协同,大力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订单农业广泛覆盖,持续提升薏仁米品质与产量,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芯”动力。

农技人员和群众讲解授粉注意事项。(图/段源兴)

兴仁市薏仁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仁小白壳”因其颗粒小、米色白、光泽亮、米香浓而走向世界。近年来,传统品种和种植模式已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为此,兴仁市积极联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及本地龙头企业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共建薏仁米良种繁育基地,开展新品种选育、提纯复壮和示范推广。

“在白岩村300亩核心示范区中,通过多个优良品种同时开展对比试验,一个品种是兴仁小白壳,另一个品种是贵农薏7号,还有薏珠1号。”李刚告诉记者,从目前数据记录和长势来看,新品种不仅在产量上显著提升,抗病性和适应性也更强。

示范基地创新推行通过“优质品种+点播(或育苗移栽)+宽窄行(或等行)+绿色防控”种植技术,具体采用穴盘育苗覆膜移栽、穴盘育苗移栽、小窝点播及传统种植四种模式对比,探索最优种植路径。

宋永祥作为村里薏仁米种植大户,家中100多亩薏仁米全部纳入示范基地管理。“从前靠经验,现在靠技术。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比传统方式高产得多,也更有赚头。”

白岩村长势良好的薏仁米。(图/段源兴)

兴仁市积极探索“科研院校+基地+农户”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我们公司作为基地建设参与企业,为基地统一提供种子、有机肥和技术标准,并以每斤3.5元的保护价进行订单收购,极大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贵州兴仁薏仁米产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陈凌锋说。

未来,兴仁市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进一步扩大良种覆盖率,推动“订单农业”“定制农业”规模发展,促进薏仁米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依靠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的有效路径。

透过一片薏仁叶,可见兴仁正以“一粒米”孕育一个大产业,用科技与合作的力量,激活乡村振兴的“芯”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宋洁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