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出手拯救理想,这场纯电转型之战,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7:55 2

摘要:总收入302.5亿元,同比降了4.5%,其中汽车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滑4.7%。4到6月交付11.1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微增2.3%,但单车收入掉到26万元左右。

8月28日,理想汽车公布的二季报像一面棱镜,折射出这家新势力头部企业的复杂现状。

总收入302.5亿元,同比降了4.5%,其中汽车收入288.9亿元,同比下滑4.7%。4到6月交付11.1万辆新车,比去年同期微增2.3%,但单车收入掉到26万元左右。

经调整净利润14.6亿元,同比降2.7%,算下来每卖一辆车赚1.35万。

这样的成绩单怎么看?

说实话,和那些还在盈亏线上挣扎的对手比,理想月均3.7万辆的销量和盈利水平,还算站在第一梯队。

可三季度销量指引9万到9.5万辆,同比减少四成左右,要知道7月刚交付3万辆,8、9月得合计卖6万到6.5万辆才行。

有新造车从业者提到,这组数据背后,是理想在增程市场的增长压力,还有纯电转型的迫切性。

L6的销量密码和问界的冲击

拆开数据看,单车收入下滑到26万,和L6这款车关系不小。这款起售价24.98万元的车型,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销量占比就冲到50%左右。

为了稳住销量,理想对L系列做了促销,还在清理老款库存。这事儿侧面反映出一个情况:问界M系列改款后,理想的高端车型确实受到了冲击。

但理想的“省钱能力”也挺突出。二季度公司毛利率20.1%,卖车毛利率19.4%,比去年同期还涨了点儿。

发费用率9.3%,销管费用率9.2%,两项费用控制得很稳。

尤其是销管费用,李想曾说理想的品牌市场费用率只有0.6%,几万块的开销都要审核。这种“抠门”的管理方式,让理想在降价促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盈利。

可市场对理想的期待不止于此。i8发布近一个月,港股股价跌了超20%,市值回到1786亿港元。

好在拐点似乎来了:i8发布后,周销量从5000多辆回升到7600辆,环比涨了36%。这波回升,和CEO李想的高调复出脱不开干系。

很多人可能忘了,李想早年是互联网上的“活跃分子”。

理想汽车成立早期,他几乎每天都在微博发声,怼竞品、谈战略,自称“微博之王”。

但后来他慢慢退到幕后,直到2024年MEGA这款纯电车失利,才让他重新反思。

MEGA作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市场表现没达预期。李想在内部信里承认了两个错:错判纯电战略节奏,被销量欲望绑架。

之后理想做了内部调整,推出L6稳住销量。到了第二款纯电车i8,市场依旧期待,但初期49%的潜在客户在观望,只有7%下定。

这时候李想做了个少见的决定:i8上市5天后就调价、改配置。那段时间他高频曝光:开抖音账号调侃自己,和罗永浩做4小时深度对谈,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诚“我们出一次牌,同行出两次牌”。

这种“变乖”的高调策略还真有效,理想周销量开始回升,财报后美股盘后涨了超5%。

现在所有目光都聚焦在9月要发布的i6上。为啥这么关键?

从销量看,理想7月交付量跌破3.1万辆,连续两个月下滑,急需一款爆款拉回增长;

从纯电战略看,继MEGA和i8后,i6得证明理想的纯电产品能力;从技术看,i6用了原生纯电架构、激光雷达、5C超充技术,算是理想纯电技术的集大成者。

定价是关键中的关键。有了i8的教训,i6大概率会走“高配置、高性价比”路线。

但想成功,还得跨过几道坎:产品力得过硬,空间、智能化这些核心指标不能输;品牌力要下沉到三四五线城市;配置不能再搞复杂了。

李想现在频繁露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为i6铺路,他承诺会用“更贴近用户的新传播方式”。

华源证券预测i6月销量能到1.5万辆,触发股价V型反弹。

但李想的高曝光也抬高了市场期待,i6能不能接住这波期待,9月就能见分晓。

新势力转型的缩影

理想现在的处境,像是新势力头部的一个缩影。

一方面,它还是销量靠前的玩家,有稳定用户基础;另一方面,纯电转型迫在眉睫,前两款车暴露了经验不足,i6成了第三次关键尝试。

李想的角色也在变:从张扬的“微博之王”,到低调的CEO,再到现在高频曝光的“听劝”企业家。

这场纯电转型之战,理想输不起。

i6的成败,不仅关系到这家公司的未来,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升级,从拼销量到拼战略定力和执行效率。

9月,答案就会揭晓。

来源:鱼乐鱼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