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再被那些“公司福利好”、“氛围像家”的糖衣炮弹给忽悠了。只要下面这三个信号冒头,甭管老板的饼画得有多大,你都得开始悄悄更新简历了。
一艘船要沉,船长不会广播“各位,我们要沉了”,而是你发现甲板上的老鼠都在学游泳了。
别再被那些“公司福利好”、“氛围像家”的糖衣炮弹给忽悠了。只要下面这三个信号冒头,甭管老板的饼画得有多大,你都得开始悄悄更新简历了。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公司会议,越来越像一场没有门票的德云社专场?
老板是唯一的角儿,在台上口若悬河,从行业趋势讲到宇宙起源,激情澎湃,唾沫星子能喷到第三排。而台下的你,就是那个被安排好的“捧哏”,唯一的任务就是在老板停顿的间隙,适时地送上“对对对”、“您说的太对了”、“格局打开了”之类的彩虹屁。
整个会议室,除了老板的声音,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提建议?不存在的。那叫挑战权威。有不同意见?更是天方夜谭。那叫“思想不统一”。
为啥会这样?因为所有敢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早就被“请”出幼儿园了。留下的,都是深谙“生存之道”的“老油条”。一个公司如果只剩下一种声音,那不是和谐,那是“脑死亡”的前兆。创新?别逗了,老板的智商就是这家公司的天花板,你还想蹦跶?
每个月发薪日,都像在玩一场心跳加速的“俄罗斯轮盘赌”。
工资条?那是什么?能吃吗?老板的口头禅变成了:“大家再坚持一下,公司资金周转有点困难,等下个项目款到了,一起给大家补上!” 这个“下个月”,跟“明天”一样,是个永远也到不了的日子。
更绝的是,报销流程变得比西天取经还难。你贴好的一堆发票,在财务那里仿佛经历了一场“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告诉你“这个月额度用完了,下个月再说吧”。
这时候,你就要警惕了。一个连员工辛苦钱都要“赖账”的公司,基本已经进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末期。老板不是在画饼,他是在用你的工资和报销款,给这艘漏水的船争取最后一点漂浮时间。你不是员工,你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当一家公司开始对员工的“钱袋子”动手脚时,说明它已经穷得只剩下“梦想”了。
突然有一天,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对考勤抓得死死的。
迟到一分钟?全公司通报批评。上厕所超过15分钟?主管要找你谈心。午休时间玩手机?被抓到算小过。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弹性工作制,现在变成了“朝九晚五,钉钉打卡,缺一不可”。
你可能会天真地以为:“哎呀,公司这是要狠抓纪律,大干一场了!”
醒醒吧,朋友!一个真正在高速发展的公司,老板的眼睛里全是“KPI”、“市场份额”、“用户增长”,他巴不得你24小时都在为公司创造价值,哪有闲工夫管你几点打卡?他只会看你的结果!
只有当公司没业务、没项目、没方向的时候,管理层才会把注意力从“市场”转移到“工位”。这就像一个快输光的赌徒,不琢磨怎么赢回本金,反而开始计较旁边人是不是多喝了一杯免费茶水。
这种“刀刃向内”的管理,不是自强,而是“自宫”。它说明公司已经失去了对外扩张的能力,只能通过压榨内部来苟延残喘。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公司的“病”不是一天得的,但它的“死兆”往往就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开始。
别等到公司真的发不出工资,大门贴上封条,才恍然大悟,拍着大腿说“我早该走了”。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待下去,别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团建和下午茶。你就问自己三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1. 在这儿,我说句实话,会不会被当成“异类”清出去?
2. 在这儿,我挣的钱,能不能按时、足额地进我口袋?
3. 在这儿,领导是看我的业绩,还是看我坐了几个小时?
想明白这三点,你心里就有数了。毕竟,工作是老板的,但生活和前途是你自己的。
祝好,别在“泰坦尼克号”上抢着当乐队了。
来源:好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