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啥要扫墓踏青?三个故事讲透老祖宗的智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02:00 1

摘要:两千多年前,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快饿死时,忠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汤救他。后来重耳当上晋文公,介子推却躲进深山不要封赏。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和母亲烧死了。悔恨的晋文公下令:每年这天全国禁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也是清明节吃青团的源

一、第一个故事:忠臣与寒食节

两千多年前,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快饿死时,忠臣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汤救他。后来重耳当上晋文公,介子推却躲进深山不要封赏。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和母亲烧死了。悔恨的晋文公下令:每年这天全国禁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也是清明节吃青团的源头。

二、第二个故事:春天的大扫除

古代三月三是全民泼水狂欢的“上巳节”,大家在水边洗澡驱邪。后来和寒食节碰上了,老百姓干脆在扫墓后摘柳枝插门上,用溪水洗把脸,既怀念先人又防病——这就是清明节“插柳踏青”的老理儿。

三、第三个故事:二十四节气发话了

汉代老祖宗发现,每年阳历4月5日左右,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候。他们把清明定为节气,教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后来寒食、上巳、清明三个日子撞在一起,就像手机系统自动更新一样,合并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现代人的清明节套餐

✔️ 扫墓祭祖(寒食节传统)

✔️ 踏青插柳(上巳节遗产)

✔️ 吃青团种菜(节气智慧)

老祖宗早看透了:

人不能总盯着坟头哭,也得抬头看看柳树抽芽。

生死交替就像春种秋收,悲伤和希望原本就是亲兄弟。

来源:小周说散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