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摘要: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一、中国迈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中国已经迈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接近2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的增速年均达6%,远高于总人口增速的0.3%。
独居老人占比21%
据《老年人居家养老健康风险调研报告》,单独居住的老人占“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1.38%,而其中,超三成老年人曾因跌倒受伤,而跌倒是独居老人最大的安全隐患,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失能(失智)老人约5000万人
由于高龄人口是老龄人口中失能多发群体,伴随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加,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增长很快。
根据2024年9月的民政部数据,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老年人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达8年多。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到2050年达到5800万左右。
老年人残疾率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约为8591.4万人,占总人口的6.34%。人口老龄化增加了致残几率和残疾人的数量。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
二、传统养老方式正在弱化,刚需与资源配置悬崖落差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渐失去昔日的支撑力。“4-2-1”型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独生子女一代所面临的赡养压力空前加重;“空巢家庭”的大量涌现,更进一步凸显了老年人照护力量的严重缺失。
与此同时,老年群体慢性病高发、多病共存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疾病护理与生活照料相互交织,单纯依靠家庭内部的力量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然而,当前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急速增长。
养老床位比26:1
《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40.4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3万张,这表示,老年人数量和养老床位比26:1。
护理人员存在巨大缺口
由于工作负担重、薪水待遇低,近年来无论三甲医院,家庭保姆还是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已经出现寻觅难、流动大、流失多的现象。
图片来源:新华网公众号
依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约有4500万人,持证的养老护理员只有50万人。即使在考虑家庭照护资源后,仍有巨大的护理人员缺口。
有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养老院的老龄人口数量超过10万,另有近40万老年人需要居家服务,而实际登记在册的养老护理员只有6万多人。
三、政策支持加速医疗康养机器人行业发展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的目标,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推动养老机器人产业朝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今年1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宣布正式发布了一项重要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
该标准由我国主导制定,是全球首个针对养老机器人的国际标准。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实施后,将促进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预计到2030年,全球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医保覆盖
国家医保局已经将29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包括康复机器人相关项目。这将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提升康复机器人市场的接受度。
机器人进养老服务机构、进医院
成都市民政局发布了首批进养老服务机构的场景需求清单:涵盖了适老化展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安全巡访、情感陪护等多个方面。
成都市卫健委发布了首批机器人“进医院”场景机会清单——涵盖了医院门诊、医学实验室、院内物流、院内导诊、康复、卫生应急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治疗医疗服务等应用领域。
四、机器人应用于养老三大核心场景
① 康复机器人:用于术后和慢性病康复,辅助老年人进行步态训练、肢体运动等康复训练,提升康复效率,减轻医护负担,适用于养老院和家庭康复场景。
② 护理机器人:承担日常照护任务,如移位辅助、助行、排泄照护、洗澡辅助、健康监测和紧急呼叫,提升服务连续性和安全性。
③ 陪伴机器人:提供情感支持与社交互动,能聊天、提醒吃药、视频通话,缓解老年人的孤独和焦虑,提升生活幸福感。
图片来源:日本经济产业和厚生劳动省, AgeCLub,大艾机器人官网,傅里叶智能官网,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
巡检机器人(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报道)
辅助行走机器人(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报道)
外骨骼机器人(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报道)
长者陪伴家人(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报道)
康复治疗机器人(图片来自新闻媒体报道)
在这场应对老龄化的科技突围战中,机器人不再只是辅助工具,正在成为重塑医疗康养生态的破局者。护工会越来越贵,而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张,机器人会越来越便宜。
参考资料
[1] 《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中国统计年鉴2024》
[3]《老年人居家养老健康风险调研报告》
[4]《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5] 成都发布首批医疗康养领域机器人需求清单!释放多个机器人“岗位”
结语
为了推动机器人在医疗机构的全场景应用,今年5月份在武汉即将召开机器人应用推广大会,欢迎行业同仁参会参展!观众限时免费报名
限时免费参展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展示机器人产品、服务、品牌推广宣传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建筑机器人……
免费展位数量和品类有限,先到先得!
联系人:张莹 13811127120(微信同号)
筑医台3-4月精彩活动速览
01 3.28-3.30 四川·成都
第四届新时期医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大会(CHCC公益行·川渝站)
02 4.1 上海
医疗环境空间改善与医院后勤管理提升论坛
03 4.18-4.20 四川·成都
第八届医院后勤发展大会暨医院后勤装备、技术与服务展览会
04 4.18-4.20 辽宁·大连
美好医院环境品质提升与高质量发展论坛
05 4.18 西藏·拉萨
第二届西藏自治区现代化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会议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