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问题提到“科普过于前瞻的东西会不会回旋镖”,听起来是在用“真实性”表示准确性、符合现实的程度或符合主流范式的程度。那么,你大概需要教会尝试做“科普”的人怎样做事实核查、怎样引用来源,并要求专业人士提供同行评议、在发现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后要求发布者修改、在发布者
这问题提到“科普过于前瞻的东西会不会回旋镖”,听起来是在用“真实性”表示准确性、符合现实的程度或符合主流范式的程度。那么,你大概需要教会尝试做“科普”的人怎样做事实核查、怎样引用来源,并要求专业人士提供同行评议、在发现有必要修改的问题后要求发布者修改、在发布者拒不修改或错误大到无法有效修改的情况下联系平台撤稿——就像学术期刊那样。
如果没有国家或大企业掏钱支持,那么你很难期待“用爱发电”做科普的人和相关专业人士总是有条件如此做。
大语言模型可以做一部分事实核查工作、为人节约一些精力,但是人和人工智能输出的信息都不能百分之百地确保准确性。准确性高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提升的成本极高、效果很有限,边际收益会低到不值得追求。2025 年的大语言模型还不擅长对前沿科学或冷门事实进行事实核查,广泛传播的谬误还会影响大语言模型的判断——Grok 在推特(马斯克称之为 X)进行的事实核查不时出错。 如果文章本身没有蓄意作假、方法论没有致命问题,那么学术期刊往往不会对在发布若干年后结论有变的文章进行操作。我认为人们对“科普”文章的要求往往更低。一般来说,尝试做“科普”的人相信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是准确的、符合现实的,即使此人的观点在其他人看来纯属民科。这让自查有一定的难度,你可能要诉诸良心:尝试做“科普”的人至少不应该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胡说八道。
……我认为这还不如诉诸平台管理员有效:管理员应当积极处置明显违法违规或包含重大事实错误的内容。
如果涉及题述的“卖货”,那么参与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做虚假陈述,不给处方药非法带货。
闲着没事的读者可以看看这方面的反面典型:
一些用户挂着免责声明为线上销售处方药带货 ——监管部门对美团线上销售处方药、先药后方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不认为那能够合理化这种行为。
“李雷”又在披着科学的皮乱做广告 ——硬带足弓鞋。听信这种广告可能危害一部分人的健康。一些读者可能想起包括“李雷”在内一帮人硬带电解质水的事,拿我国市场上的电解质水当运动饮料的人可能面临严重的钠不足。
来源:智慧芯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