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固态电池很厉害?中国公司了解一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6:16 2

摘要:固态电池有什么好处?它最大好处,其实就是隔膜的作用。传统锂离子电池之所以需要一层隔膜,是因为中间电解质是液体的,不具备刚性,挤来挤去正负极容易碰在一起,发生短路,所以需要一张固态隔膜把正负极隔开。但传统隔膜不能充当电解质使用,而固态电池最大创新就是把电解质做成

固态电池有什么好处?它最大好处,其实就是隔膜的作用。传统锂离子电池之所以需要一层隔膜,是因为中间电解质是液体的,不具备刚性,挤来挤去正负极容易碰在一起,发生短路,所以需要一张固态隔膜把正负极隔开。但传统隔膜不能充当电解质使用,而固态电池最大创新就是把电解质做成了固体,这样就不需要隔膜了。

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把隔膜做成了电解质,总之效果就是因为电解质变成了固体,电池比以前更安全了。但如果仅仅是安全,固态电池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关注,它最亮眼的一条性质是能量密度高。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一般不超过300Wh/kg,而固态锂电池理论上能超过500Wh/kg。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电芯能量密度,如果做成pack,加上乱七八糟的辅材,数据还要往下降。

固态锂电池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接触的地方,不像液态电解质那么严丝合缝,存在界面问题,影响锂离子迁移。解决界面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甚至包括CVD和ALD等薄膜沉积技术。

根据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一篇文章,在固态锂电池论文数量上,中国遥遥领先。论文1086篇,约占全球论文总量三分之一。第二名日本749篇,第三名美国528篇。发论文的机构,排名第一的是中科院,第二名是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在前五名中,中国三所日本两所。美国排名最靠前的马里兰大学,排名第六。

但在专利数量上我国不及日本。具体到机构,第一名是日本丰田,第二名是中科院。比亚迪排名第八,在三星之前。美国没啥专利,排名最靠前的密歇根大学已经在10名之外。

另外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锂离子电池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并没有上榜。很多固态电池研报却喜欢将宁德时代放在一个显著位置,而宁德时代官方却几乎没有固态电池消息。唯一相关的是2023年发布的凝聚态电池,但这个凝聚态电池很可能是凝胶电池,而不是固态电池。

另一个疑似相关的是2024年4月28日CIBF大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讲了宁德时代的固态电池规划,目标是2027年小批量试产,但这个规划只是口头一说。宁德时代作为上市公司,如果固态电池有动作,比如产线之类的投资,应该会有公告披露,而这些目前都没看到。相反全球专利排名第八的比亚迪,却很少有机构说他有固态电池,而他自己也确实没公开说过。

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锂离子电池巨头,接下来我们再来摸排一下固态锂电池相关的企业。首先有一个清陶能源,它是实打实的实力型选手,全球排名第18。另外早在2018年,清陶半固态电池就已经量产。2020年,与北汽、哪吒合作的固态电池样车已经下线。2022年,固态电池搭载于北汽福田。2024年上半年,搭载清陶固态电池的智己L6上市,续航1000公里,这已经是走入现实的固态电池。

接下来赣锋锂业。这家公司主业是锂盐,它同时在阿根廷、澳大利亚,还有国内有很多锂矿。赣锋是全产业链布局,从锂矿到锂盐,再到锂电池锂回收,它全都做。并且在固态电池这块也不是PPT,早在2021年公司固态电池就搭载于东风E70全球首发。2023年6月,半固态电池又搭载于赛力斯SERES-5在欧洲交付,第一位车主还拿过拉力赛冠军,很有排面。

另外还有一家卫蓝新能源。这公司跟蔚来、三峡合作,横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它股权很有意思,锂矿巨头天齐锂业在里面有3%股份。卫蓝新能源股权很分散,3%其实已经不少了。看来锂矿企业都想搞固态电池,只不过赣锋锂业是亲自下场搞,天齐锂业通过入股别的公司搞。

以上这些差不多就是我国固态电池的王牌企业。丰田专利很多,但丰田的PPT我现在已经不怎么信了。韩国三星专利排名在比亚迪之后,比亚迪固态电池如何,你把它减一得到的差不多就是三星的水平。而美国在固态电池上,基本已经落伍,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国内这些公司,尤其是清陶能源和卫蓝新能源,两者都有中科院背景。固态锂电池领域中科院论文第一专利第二,再加上新能源车巨大需求拉动,如果将来真有什么国际巨头,那大概率也是中国的巨头。

来源:科工洞洞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