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2003年出生的Z世代青年,她和李小可常常约着一起养生,成了一对“养生”好闺蜜。除了日常互相分享中医知识,两人还经常会组团去中医馆参加双人把脉活动,互相送对方艾灸等中医生日礼物。
和朋友休息日约什么?
PlanA:喝奶茶?PlanB:组密室?
其实现在的“搭子局”还有PlanC——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组团把脉,时髦的中医养生局,也成为了Z世代延续友情的新选择。
徐敏佳便是一名忠实的中医粉丝,身着吊带裙的她,后背的拔罐痕迹清晰可见。
作为2003年出生的Z世代青年,她和李小可常常约着一起养生,成了一对“养生”好闺蜜。除了日常互相分享中医知识,两人还经常会组团去中医馆参加双人把脉活动,互相送对方艾灸等中医生日礼物。
当代年轻人忙于学习和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休息,各类琐事又接踵而来,长此以往,爆痘、失眠、脱发、腰酸……为了走出困境,年轻人们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
李小可常自嘲自己是“脆皮”大学生,她还有个身份,便是妈妈嘴里的小小年纪就养生的“老娭毑”。
“不仅自己饮食清淡,还会时刻提醒家人朋友的不健康习惯。”李小可说,读大学时,学业的压力让她很是焦虑,经常熬夜。
直到有一天刷牙,她发现漱口水不受控制地漏出来,仔细对着镜子一看,自己不仅嘴角歪了,眼睛也闭不上了。
她立马来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了诊治,“一开始看的西医,医生说我是急性面瘫,做了三四次治疗,效果不太突出,于是推荐我去看看中医科。”李小可说,在中医科做了两三次面部针灸后感受到了面部肌肉能松动,不到一个月就好了。
自那之后,她便开始倾向于选择中医进行治疗。“以前我觉得中医没有那么快准狠,不会首选。亲身经历了之后,我现在都倾向先听一下中医的意见。”李小可表示。
与李小可相类似的,还有今年28岁的刘静,产后恢复和工作压力让她想来尝试中医调理。
“潘医生,我上个月做的埋线减肥效果也太好了,以前低头只看到肚子,现在都能看到脚了!”躺在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治疗床上,刘静一边进行第二次埋线减肥,一边感慨。
但她却是一年前才开始接触中医。那时几个月大的宝宝小柚子体重不见长,偶然听说小儿推拿有用,她便带着小柚子来到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宝宝调养脾胃,一个疗程下来,小柚子的体重明显有了增长。“感觉很满意,那之后全家各种病痛都会来看中医,现在成了中医馆的家族粉丝。”刘静笑着说。
平常逛街逛夜市,有人靠奶茶和宵夜“续命”,有人却靠街边的中医按摩来放松。在快节奏生活下,系统养生是奢望,边玩边养生成了当下年轻人养生的新潮流。
来自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刘翠便是其中之一。“本来跟室友约着晚上去吃夜宵,结果路过花样汇时被推拿按摩、‘仙女减肥茶’吸引过去了。”她笑着回忆,“医生还会开膏方改善口感,降低苦味,真的蛮懂想养生,又怕麻烦又怕苦的学生党。”
体验过一次之后,刘翠成了中医夜市的常客,还会经常在线上咨询医生问题,身体状态的好转让她周围的同学也纷纷走上中医养生的道路。
“很多年轻人白天上班上课,晚上才有时间,所以我们定期举办中医文化夜市。”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潘云红介绍说。
中医茶饮、小红书打卡、药材猜谜游戏……近年来,梅溪湖、望月湖、东方红、麓谷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创新形式,褪去中医严肃的外衣,以亲和的身姿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为了将养生融入城市夜经济,新区很多社区医院中医科都采取了夜间延诊的方式,梅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会营业至晚上八点,东方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则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延诊至晚上九点半和十点。
此外,新区还有一批“智慧”中医馆。
傍晚,云山古笺中医馆,今年27岁的小周正在进行特色理疗,中医理疗师在他腹部的神阙穴上放上特制金属罐具,为他通经活络,祛湿排寒。
“我们先给患者做中医CT,比如发现患者肥胖是脾虚湿盛导致的,就可以针对性给他定制外疗和食疗方案。”云山古笺相关负责人表示,馆内还有中药智能药房,拥有智能控温、控湿系统,确保一些如人参、鹿茸等对温度、湿度敏感的名贵药材始终处于最佳保存条件。
“来这之后身体问题解决了,精气神都好了。”小周表示,他还主动参与特制泡脚包、四季点心的制作及线上线下的中医分享。“感觉自己是边玩边养生,还能学习知识!”小周兴奋地说。
年轻人养生是不是心血来潮?
事实上,“中医生活化”正持续升温,年轻人上班喝养生茶、下班体验中医文化成为了日常操作。正如最高端的美食往往只需采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最美好的生活也不再是遇到了问题才就医,而是在平常就保养自己。
据悉,2023年,由国家统计局等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保健养生在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位列第三;2022年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
“周末、节假日中医门诊接诊的患者六成是年轻人,平时也不少,甚至还有在校学生。而且他们很多都懂‘搓涌泉穴’‘降肝火’‘春捂秋冻’这些中医术语,说明大家有了养自己的意识。”潘云红表示,年轻人健康观不断提升,开始注重养生本源。
近年来,在湖南湘江新区,一股养生潮流正由多方力量共同推动。
湖南中医药大学的00后传统保健队,致力于将马王堆导引术等养生功法和中医药知识进行传播,社区和周边学校常有队员们的身影;
九芝堂推出的草本非茶,打破传统茶饮模式,以草本为原料,出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办公桌上;
云山古笺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发的瘦身智能穿戴设备连续两年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落户湘江新区……
正是通过这些高校、企业与机构的各自努力与紧密合作,新区为年轻人打造了一个便捷、时尚的养生环境,让他们真正能够“养在新区,乐在新区”。
“传承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和基因,这不仅推动企业持续成长,也为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九芝堂(湖南)健康管理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郭彩虹表示,作为中医药行业的百年品牌,公司不仅构建了依托智能系统精准调控的现代化流水线,更积极布局干细胞与生物制药等前沿领域,团队结构持续年轻化,员工平均年龄约35岁。
此外,九芝堂通过推出文创产品与中医茶饮等创新方式,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并喜爱中医文化。公司内部也践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念,为员工提供节气养生汤、三伏贴等健康福利。“倡导养生,首先就要让我们的员工真正享受到养生。”郭彩虹说。
“在中医火热的今天,年轻人们也应该注意,中医养生讲究个体差异,一套养生之术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体质、季节以及疾病的症状等情况,辨证论治,采用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卫生健康局(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医处负责人刘仲谋表示。
或许第二天醒来,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但当年轻人们开始理性踏入中医养生的浪潮时,他们也将找回对生活最原始的掌控感。
◎记者:邓乐
◎封面:AI设计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