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在成都③|当“硅基”嵌入生活 这家蓉企打造全场景服务机器人矩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9:34 2

摘要:清晨的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内,白色的配送机器人灵活穿梭,精准抵达目标楼层,用户扫码取件后,它迅速奔赴下一单。这就是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凡创新”)研发的楼宇配送服务机器人“SENDBOT享递”的日常。

超市购物“导购员”可能是

灵巧的机器人

社区物资“配送员”可能是

才上岗的“大白”

……

行走于城市生活的不同场景

与“硅基”相遇

已成为成都市民们并不鲜见的经历

身怀绝技的机器人伙伴们

从实验室走向城市千行百业

走进这座城市之中的不同场景

成为城市之中的新锐存在

清晨的成都金融城双子塔内,白色的配送机器人灵活穿梭,精准抵达目标楼层,用户扫码取件后,它迅速奔赴下一单。这就是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凡创新”)研发的楼宇配送服务机器人“SENDBOT享递”的日常。

在城市生活的运转中,“最后一米”的配送难题始终让人困扰。

写字楼中,职场人士工作节奏紧凑,快递送达时间常与繁忙工作冲突;他们只能中断手头事务,委托同事代取或让快递员暂存,由此易引发快递积压在前台、难以找寻的情况。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在面对快递与外卖时力不从心;而忙碌一天的上班族下班后,还需绕路前往快递点,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直击“最后一米”配送难题,越凡创新积极探索,打造出了全场景服务机器人矩阵,为城市生活注入高效与便利。

走、停、转弯……在东郊记忆,一台零售推销机器人穿梭在人群中,不时有游客停下来观察研究这一机器人,根据屏幕指示购买产品;在2025赛季中超联赛现场,一台室内外一体配送机器人穿行在观众席,在平稳行驶的过程中,还能轻松越过小型障碍物……

这些广泛应用于成都人日常生活的机器人产品均来自越凡创新。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越凡创新在末端配送、智慧零售、智慧清洁、智慧产线物流、智慧仓储等多个效率型领域提供全场景、全功能的服务机器人矩阵。从社区到写字楼,从国际展会到文旅场景,这些“机器人助手”正悄然用科技的力量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越凡创新市场经理罗颖透露,截至目前,公司累积机器人产品出货量近千台,机器人产品已经落地全球50余座城市,服务超过4000万消费者,移动零售市场率稳居第一。

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科技企业如何让机器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千家万户?

答案在于技术创新和场景需求的契合。据罗颖介绍,公司核心团队均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冠军校队,目前公司的三大“当家”产品分别是楼宇配送机器人“SENDBOT享递”、室内外一体配送机器人“ROADBOT越凡路宝”以及零售推销机器人“FANBOT小贩”

“FANBOT小贩”为例,其拥有独特的高效交互优势,可携带大量商品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寻找目标消费者,自主上前询问需求,进行商品和信息的推广服务,以语言交互、屏幕互动、商品服务等方式实现互动。

“早在2024年成都世园会,‘FANBOT小贩’就已在部分场馆亮相使用,目前,已成功服务成都东客站、2024成都汤尤杯等多个场景。”罗颖说道。

再如“ROADBOT越凡路宝”,基于越凡创新自研的“类人感知”算法,专为社区、园区、展会等超大面积、超高动态、超复杂场景设计,可在室内和室外自如运行,短距离搬运杂货、食物或包裹等物品,无论是风雨、日晒还是极端天气,都能稳健应对,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目前已入驻某老年公寓,不仅减少了长者下楼取物的不便,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配送负担。

这些不同的“科技+”新场景探索,不仅是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入街头巷尾的生动诠释,也表明机器人产品正从“功能型工具”向“场景化伙伴”跃迁。

更多的机器人场景需求正在成都涌现——

2月27日,“智能机器人进楼宇”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举行;

3月12日,成都市机器人医疗康养场景应用供需对接会举行;

3月13日,成都高新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会举行……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正为越凡创新按下发展“快进键”。

“成都各级部门为企业召开专场场景对接会,搭建起供需对接通道,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触达需求方,让机器人产品更好落实应用。”罗颖谈到,“建议类似的活动增加举办频次,并且形成常态化活动。”

更大的支持来自制度创新——

《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的出台,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最急迫的重大问题,全力打造“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专业管用、高度匹配的政策工具包。

近日,西部首个机器人公园亮相高新区,活动现场发布了成都高新区人机友好未来社区计划。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持‘场景驱动、生态协同、渐进迭代、人机共融’建设思路,通过真实场景倒逼技术突破,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整合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

在场景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向“加持”下,未来越凡创新还将在哪些方面布局,探索更多的“机器人+”场景?罗颖列出一张详细的计划清单:

上半年,将推出针对地面石材养护场景的机器人,解决夜间通宵劳动场景下劳动力极度匮乏、作业风险高的问题;

下半年,将推出针对零售门店场景和物流仓库场景的“上肢分拣+配送机器人”,解决零售门店用人成本高、人力匮乏的问题;

年底,计划落地“无人机+地面配送机器人”集群的“空地一体”配送机器人网络,打造低空经济进入民生物流环节的技术及应用标杆。

从楼宇配送到零售服务,越凡创新的机器人产品正不断拓展着其应用边界。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场景的持续拓展,期待越来越多的“成都造”机器人产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为城市注入智慧与活力的同时,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服务。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来源:成都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