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区分局乌拉泊派出所所长崔文亮走了。77岁的马兰娇在殡仪馆撕心裂肺地痛哭,97岁的黄保喜执意让家人搀扶下楼送他最后一程……这些老人与他毫无血缘关系,却为何像失去至亲一样悲伤?那是因为他二十年如一日,用点滴小事为老人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侯辉
乌鲁木齐市公安局达坂城区分局乌拉泊派出所所长崔文亮走了。77岁的马兰娇在殡仪馆撕心裂肺地痛哭,97岁的黄保喜执意让家人搀扶下楼送他最后一程……这些老人与他毫无血缘关系,却为何像失去至亲一样悲伤?那是因为他二十年如一日,用点滴小事为老人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在崔文亮的为民情怀里,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鸡毛蒜皮”。帮老人上门办事、送病患就医、调解邻里纠纷、为受骗老人追回损失、用警车接送群众、帮农户秋收……这些琐碎而平凡的日常,恰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生动注脚,也承载着崔文亮在群众心中很重很重的分量。他的工作日记里,记录着辖区60岁以上孤寡、独居、残疾老人的信息,细到包括送证上门、送药就医、喜好禁忌等。崔文亮用细微之举告诉人们:把群众当亲人,从来不是一句口号。
桩桩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解决了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成为社会治理的紧迫问题。而崔文亮所做的诸多“小事”中,服务老年人恰是重中之重。对于他辖区内子女不在身边及没有亲人的独居老人,崔文亮和同事们义无反顾地成为“代理子女”,这让老人们有了依靠,也为那些身在外地而无法照顾父母的人解决了难题。崔文亮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之时,也让基层治理更加充满温度。
“只要我们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就会有我们。”这是崔文亮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对那些老人为何在他离去时悲痛至极的回答,更是让民生承诺可感可及的诠释。崔文亮用心用情用生命证明了最朴素的道理——
赢得民心,不必惊天动地;服务群众,只需俯身躬行。
崔文亮,一路走好!
来源:乌鲁木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