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冠军陈咏诗,嘴歪泪泡一脸苦相;亚军施宇琪,同手同脚像机器人短路;季军袁文静,粤语都说不利索,全靠“斯坦福博士”头衔硬撑。合照一出,网友哀嚎:“这哪是选美?是‘高学历女性职业推介会’吧!”
2025年香港小姐竞选落幕,三强出炉,网友炸锅——不是惊艳,是惊吓。
冠军陈咏诗,嘴歪泪泡一脸苦相;亚军施宇琪,同手同脚像机器人短路;季军袁文静,粤语都说不利索,全靠“斯坦福博士”头衔硬撑。合照一出,网友哀嚎:“这哪是选美?是‘高学历女性职业推介会’吧!”
曾几何时,港姐是“神仙打架”:李嘉欣石破天惊,袁咏仪回眸一笑,蔡少芬洛神降世,张曼玉风情万种。
如今倒好,TVB不选美人,改选“学霸天团”了——博士在读、剑桥硕士、斯坦福博士,简历比红毯还闪。
可问题是,选美不是论文答辩。你学历再高,站在台上同手同脚,观众也不会给你打“学术分”。
陈咏诗,艺术体操出身,3岁练功,13岁代表香港出战,拿过全能冠军,博士在读,才艺双全。可决赛那天,她像被抽了筋——嘴歪着,眼泡肿着,站C位却像蹭镜头的群众演员。网友辣评:“武大郎身高,林黛玉苦相,站中间像被绑架。”
施宇琪,剑桥工程硕士,航天科技精英,家族五代剑桥人,妥妥的“学霸天花板”。
可一上台,紧张到同手同脚,走路像机器人程序出错。台下妙语连珠,台上沉默如鸡。更惨的是,27岁被骂“阿嫲”,减了40斤还是逃不过“年龄焦虑”。合着港姐现在不拼颜值,拼“抗老能力”?
袁文静,斯坦福传播学博士,北京白领,为参赛请假一个月恶补粤语。结果呢?粤语结巴,台风平平,全靠“高学历”逆袭拿季军。网友懵了:“她赢在哪?难道是因为PPT做得好?”
最冤的,是哈佛硕士李尹嫣。美貌在线,语言流利,泳装问答样样出色,结果三甲落空,只拿个“最上镜小姐”安慰奖。合着“最上镜”不是给冠军的?是给“陪跑专业户”的?
早年的港姐,是“美人+才女”;如今的港姐,是“才女+勉强算美人”。TVB高层乐易玲说要选“高素质、高学历”,可观众要的是“养眼”,不是“仰望简历”。
看看八九十年代的港姐:
李嘉欣,美到让人窒息,红了几十年;袁咏仪,大大咧咧却美得让人记一辈子;郭蔼明,硕士毕业,照样美得高级;张曼玉,不靠学历,靠气质封神。那时的港姐,美是底线,才是加分项。如今倒好,美成了附加项,学历成了硬指标。选美变“选博”,红毯变“答辩现场”,观众看得不是佳丽,是“人形CV”。
可问题是,港姐本质是娱乐IP,不是学术论坛。你让观众盯着一张“苦相脸”看三小时,哪怕她会量子物理,也提不起兴趣。
更讽刺的是,落选的李尹嫣拿了“最上镜小姐”,仿佛在说:“你太美了,不适合我们这个‘智慧赛道’。”
TVB的逻辑,像极了某些公司的招聘:
要博士学历,但工资只给大专水平;
要颜值出众,但舞台灯光只照“内涵”;
要观众买账,但评委只看简历。
结果就是:
观众跑了,话题没了,港姐从“全民盛宴”变成“小圈层自嗨”。
港姐没落,不是因为美女消失,是因为TVB搞错了重点。
美,不是肤浅;
学历,也不是装点门面的工具。
真正的“美貌与智慧并存”,是像郭蔼明那样——既美得高级,又聪明得体。
可现在呢?智慧有了,美貌“缩水”了。
陈咏诗的体操表演很精彩,可选美不是奥运会;
施宇琪的剑桥背景很耀眼,可舞台不是招聘现场;
袁文静的斯坦福学历很硬核,可观众想看的是“女神”,不是“女博士”。
希望TVB醒醒:
港姐不是“高知女性招聘会”,
是香港的一张文化名片。
别再用“学历”掩盖“颜值危机”,
别再用“内涵”粉饰“审美降级”。
否则,下次网友不骂“丑”,
直接问:“今年港姐,还办吗?”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