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到马书良,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有儿女》里那个有点爱面子,有点唠叨,但心眼儿特别好的“胡一统”。
《家有儿女》的胡一统,戏里他是百变戏骨,戏外吃饼活得真纯粹
想到马书良,很多人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有儿女》里那个有点爱面子,有点唠叨,但心眼儿特别好的“胡一统”。
他胖乎乎,头发亮亮的,笑起来特别有标志性,他是刘星的亲爸,刘梅的前夫,虽然老想着在儿子面前耍点小聪明,但对刘星真没的说。
这个角色简直是给《家有儿女》这出戏添了亮光,帮好多人留下了童年最开心,最温暖的回忆。
不过他的演艺生涯中远不止“胡一统”一个角色,从1978年他18岁入了话剧团,他开始了一场长达四十多年的演艺旅程。
对他来说演戏不是为了出名赚钱,而是他生命里特别重要,特别神圣的一部分。
演艺生涯初期,就展现了什么角色都能演的本事,《三国演义》里,他演石广元。
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和刘备那几段对话,一股子书生的文人气就出来了,很难想象他后来会把喜剧演得那么好。
《西施》里他转头就演了反派,演的是吴国大夫伯嚭,这个角色又贪财好色,跟石广元那种文人气质完全是两码事。
到了2005年的《搭错车》,他演的是热心肠的同事胡文奎,同一年《家有儿女》播出了,这绝对是他演艺生涯的一座大山。
他把胡一统这个角色演活了,让观众觉得他又好笑又可爱,他把一个普通老百姓那种胆小老实,热心肠,又有点爱面子,喜欢占小便宜的样子演得特别精准。
他跟前妻刘梅之间的小摩擦,还有他为了在儿子刘星面前撑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的心思,都让观众觉得特别真实,特别有意思。
他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能把胡一统内心的善良和温暖也演出来,所以就算这个角色有点小毛病,大家也只会觉得他可爱,一点都不讨厌。
2009年在拍《大女当嫁》的时候,他演的是小宋佳的爸爸姜浩然,姜浩然这个角色特别乐呵。
他把那种因为更年期引起的“狂躁,爱打瞌睡,想法奇特”演得活灵活现,他好心给是“三高女”的女儿找对象,结果出的主意老是帮倒忙。
嘴上说的和想达到的效果完全相反,弄得父女俩之间充满了好笑的矛盾。
2016年的《五鼠闹东京》里他饰演了庞太师,在这部古装剧里,他挑战了经典大反派。
他不仅把庞太师害人,贪钱的狡猾和狠毒演得一清二楚,更是在儿子因为犯罪被包拯斩首后,流下了后悔的眼泪,从此踏上了一条再也回不了头的路。
他通过很多小细节,让庞太师这个角色不像传统反派那么脸谱化,而是演出了作为父亲的复杂命运。
其实他本人在生活里特别随性,信奉“知足常乐”,不强求名利,就想开开心心地过日子,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他觉得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积极也最快乐,这种性格也体现在他演戏上,累了就歇着,想演话剧就去演,想演影视剧就拍一两部。
他把话剧和影视剧叫作“兄弟艺术”,觉得这俩谁也少不了谁,生活里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主张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关键时候给点指导就行。
平时他爱听音乐,各种类型的都听,从古典到流行从国内到国外,聊到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他会说那么好的声音没了,自己也很难过。
现在他已经是圈里都知道的老戏骨了,但他不喜欢聚光灯下的生活,不追求大红大紫,也不爱老上综艺节目蹭热度。
对他来说把每一个人物最真实的样子演给大家看,就是他当演员最快乐的事。
他从来不怕“自黑”,觉得喜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搬上荧幕,就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
他这种对艺术的纯粹和对生活的朴实,在点滴日常中就能看出来,网上有张他拍戏时休息的照片,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吃饼。
旁边工作人员来来往往,都习以为常了,穿着戏服的他就那么独自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饼神色有点孤独。
身边没有助理,也没有化妆师,在很多人都觉得演员生活特别奢侈的今天,他这种简单朴素,专注演戏的样子,正好说明了他那颗演戏的初心从来没变。
除了演戏,他在短视频领域也做的很好,就在8月22日他还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了视频,帮着宣传茅台。
视频里的他瘦了不少,头发也白了,但是精气神还在,即便说起广告来也是那么字正腔圆,真不愧是老戏骨。
来源:李洪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