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保障报头版头条 | “桂”在行动“职”达幸福 ——广西全力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4:32 1

摘要:金秋八月,南宁市马山县人力资源市场里,返乡青年黄女士在智能终端机输入个人信息后,与其需求匹配的岗位信息立即出现。“这个‘就业红娘’真方便,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她满意地说。

中国劳动保障报9月3日头版头条版面截图。

金秋八月,南宁市马山县人力资源市场里,返乡青年黄女士在智能终端机输入个人信息后,与其需求匹配的岗位信息立即出现。“这个‘就业红娘’真方便,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她满意地说。

这一幕,正是广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生动缩影。今年1—6月,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1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6.9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3 万人,千方百计让无业者有业可就、有业者技能提升、从业者收入增加、失业者得到救助、创业者获得支持,交出一份亮眼的就业成绩单。

1

织密就业服务网

岗位送到家门口

“以前多年在外打工,顾不上家里,心总是悬着。现在走路十分钟就能到,月入3000多元,很安心!”今年2月,38岁的梁林清在北流市城南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咨询并登记求职意向,当天,工作人员就为其推荐了北流实验校外托管中心。“经过面试,3月就成功入职,做午托老师。”她对工作很满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帮助劳动者就业增收,广西人社部门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精心构建并不断扩展就业服务,打造覆盖自治区、市、县 (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五级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劳动者在基层“ 看得到点”“找得到岗”“办得成事”,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

玉林市在广西率先完成市 、县、镇、村四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 228 个就业服务站点和 “ 创 就 玉 林 ” 信 息 化 服务平台 。县级层面,北流市建成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链接 8 个园区就业服务站、25个镇(街道)就 业 服 务站、312个村 (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网络,形成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去年以来,当地还新建 1 个青年人才驿站,新建6个城区 “ 家门口 ” 就业服务站,和6个村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面提升了城乡家门口就业服务能力。

“ 我们实施 ‘ 就业岗位进社区’,前6个月的运营,就邀请了 118家企业注册,提供岗位3272 个;已服务求职居民680人,服务站帮扶就业305人。”北流市城南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人员黄程说。

织密就业服务网,“信息活水”润万家。在梧州,宝妈聂女士通过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灵活就业帮扶计划”,在梧州永驹制衣有限公司“宝妈生产线”实现弹性就业。在南宁,白山镇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腿脚不便的小韦量身定制就业帮扶计划,他成功入职广西中巨科技有限公司。在柳州,屏山新村社区居民江先生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精准匹配岗位信息,走上了心仪的“驾驶员”岗位……“15分钟”就业服务圈,正为广西城乡就业开创广阔天地。

2

练就技能硬本领

端稳高质量饭碗

“一碗粉”带火一座城,“一项技能”带动数万人就业增收。在柳州,得益于“八桂米粉师傅 (螺蛳粉) ”劳务品牌的打造,越来越多劳动者主动学习技能,练就就业创业的硬本领。

“ 以前到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学习技能后,我自己开了螺蛳粉店,收入是以前的几倍!”43 岁的唐汉鹏高兴地说,一起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都成为了粉店小老板。

如何让劳动者从“卖力气”进阶为“凭手艺”端稳饭碗?广西深入实施“技能广西行动”“技能强企”“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全面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模式”,围绕各地产业发展、各类企业和帮扶车间用工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让一技之长为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

“刚开始一两千元工资,参加技能比赛得到荣誉以后,老板就提升我为车间主任,现在收入有 6000 多元,有时候能达七八千元。”玉林市福绵区优选服装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陈静自豪地介绍,自己从技术“小白”成长为缝纫高手,并获得 2023 年广西“八桂系列”劳务品牌 3+N 专项职业技能大赛——“福绵裁缝”劳务品牌专项赛缝纫工项目金牌。

围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玉林市创新“岗位+培训+送工”模式,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定向培养输送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约3万人。其中,“福绵裁缝”劳务品牌创建 4 年来,累计培训服装产业工人超1.5万名 。 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企业用工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全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大部分是‘福绵裁缝’输送过来的。2022年我们开始入驻(福绵)的时候,招工比较困难,政府帮我们协调招工、培训,现在公司年产值能达到 8000 多万元。”广西隆生服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于志新说。

今年以来,广西大规模开展“技能照亮前程 ” 职业技能培训 ,抓好“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助力劳动者手握技能 “ 金刚钻 ”,揽得就业“瓷器活”。2024 年,广西全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20.72 万人次,农民工占比 50.17%。今年 1—6 月,全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1.34 万人次,学技强技的势头更加迅猛。

3

护航重点就业群

稳定民生基本盘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 是稳经济、保民生的重要举措。广西实施一揽子政策举措:出台创业支持政策18条,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20 条政策,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实施“才聚广西”就业岗位扩容、“技兴广西”就业能力培优、“暖心广西”就业服务提质、“宜业广 西 ” 就业保障护航4个专项计划;加快落实稳岗返还等惠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稳岗扩岗;精准分类帮扶,促进产训融合,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强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畅通供需对接,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青年人才生活补助就有10万元,还有一个是双一流学费补偿,公司让我们放手去干,各种成就感比较强!”27岁的李中淼从天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就成为玉柴芯蓝公司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李中淼安心干事创业的背后,离不开人社部门和企业提供的各种支持。

据悉,南宁人社部门出台高层次人才补贴、应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万元专项生活补助、青年人才生活补助、“邕江计划”领军人才团队专项等系列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助力玉柴芯蓝留住人才,全力抢占新能源赛道。

“玉柴芯蓝现在总共有320人。这3 年公司层面各类的补贴大概超过了600万元,给到个人层面大概也超过了80万元。”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远江介绍。政策引才留人,服务暖心助力 。广西人社厅创新打造“职通校园”人社就业服务站,将政策宣讲、岗位推介等公共就业服务常驻校园,为毕业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高质量服务 。 北流市积极建设青年人才驿站 ,提供“一杯茶”服务、人才需求清单等多项内容。玉林市精心打造“鬱上英才”人才工作品牌,吸引各地人才投身玉林建设。南宁市为高层次人才提供 涵 盖 “ 食 、宿 、行 、游 、购 、娱 、医、学、养”等多样化生活服务,2024年以来 , 累计提供优待服务超30万人次。

为促进农民工就业,广西强化粤桂劳务协作和珠江流域用工联盟机制作用,定期发布在粤优质岗位,联合举办粤桂协作招聘会 ,提供 “ 点对点”送工服务。今年全区组织专车专列3578车次 ,输送11.06万人次返乡返岗务工。截至6月底,全区脱贫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287.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7.74%。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4倍,直接扶持创业7907人 ,助力小微企业226家,带动就业4万多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充分彰显。

“我在社区做保洁员,每月带来的收入能缓解家庭经济压力。”蒙吕球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仙埌社区的易地搬迁户,几年前因病纳入脱贫不稳定户。2024 年,他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就业。

聚焦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帮扶,河池分类分层建立帮扶台账,对长时间未务工的低收入组劳动力、易地安置区劳动力等重点对象,优先开展就业帮扶。目前,河池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岗人数达5.4万,针对监测中发现的低收入家庭,新增开发2300个岗位。针对易地搬迁安置区搬迁户,河池市在安置区周边培育112个就业帮扶车间,已吸纳2.3万人就业。

据统计,今年1—6月,全区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170 场,发布岗位376万个,其中开展直播带岗1218场,发布岗位77.75万个。就业服务站的屏幕滚动播放着最新招工信息,招聘直播间里企业在线介绍岗位情况,零工市场里精准对接就业需求,实训室里各类技能培训打开就业增收大门……从繁琐求职到便捷就业,从朝夕不定到持证上岗,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就业,广西人社部门正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