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美国关税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且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一旦实现对等关税,绝大部分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都会大幅提高,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经济,所以备受全球关注。
先说说国际……
原本,全球的注意力都聚焦在4月2日,届时特朗普将宣布对等关税的具体规定。
所谓对等关税,就是根据各国对美商品的税率设定对应关税。
因为美国关税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且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一旦实现对等关税,绝大部分进口美国商品的关税都会大幅提高,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经济,所以备受全球关注。
谁料,昨晚特朗普就打响了第一枪,表示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并且强调这是永久性的。
特朗普下手是够狠的。要知道,在此之前,美国的进口汽车关税只有2.5%,如今特朗普一把就加征25%。
而特朗普这次把矛头直指美国的传统盟友日韩及德国。2024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740亿美元的汽车相关产品,墨西哥、日本、韩国、加拿大和德国是最主要的供应国。
可以看到,本轮关税战特朗普对各个国家是无区别对待。对我国是如此,对美国传统盟友加日韩德也是如此。
特朗普态度很明确,想避税,那就来美国建厂。很显然,特朗普想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产业回流美国。
特朗普的动作跟他给美国制定的战略是很一致的,就是去全球化,让核心资源全部回缩美国本土,进而务实以美国为核心的霸主地位。
表面上看,特朗普战略没啥问题。美国的经济早就空心化,制造业大多数都外迁了,让制造业回迁,对美国有战略意义。
但现实是美国经济早就扎根在全球化中。美国更庞大的虚拟经济是建构在全球化的基础之上,美国若让制造业全部回缩本土,那美国虚拟经济的根基将随之削弱,甚至崩塌。
不过,特朗普已然顾不上这些了。
对于特朗普来说,他的民众根基是美国的底层民众,尤其美国铁锈州的民众。制造业的回迁,会继续巩固铁锈州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
与之同时,特朗普希望通过提征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为下一步的大规模减税做准备。
特朗普迫切需要关税战,为他赢得民众支持,同时铺平下一步行动的基础。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关税战势必会导致短期物价上涨,民众不满上升,同时美国会遭到各国的反击,加速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从而对特朗普执政形成直接压力。
关税战终究是一把双刃剑,特朗普若操作不当,随时可能刺向自己。
特朗普很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提前打响第一枪,就是提前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否则也不差这几天。
之前号称4月2日将全面实施对等关税,如今来看,真正的力度不会太大,这对风声鹤唳的全球来说,也算些许安慰。
现在就等4月2日的正式揭晓了。
对于我国来说,特朗普关税战已经不可避免;不过特朗普关税战的全面化,对我国来说,反而是加强与非美国家合作的机会,继续强化我国全球稳定器的形象,有利于资金持续回流我国。
至于对等关税,全面加征,等同于没加征,现在来看,力度也会小于预期,有利于市场预期的修复。
今天A股继续延续缩量震荡态势,创业板一度跌了1%,还是硬被拉回来,多头仍是死守关键支撑位。
不过,这种震荡格局不会延续太久,若多头再不发力,很快原先的观望盘都会加入空头的行列。
久盘必跌,就是如此。
现在就继续等市场选择方向了,也就这两天的事了。
………………
回归股市:
最近的行情就像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股市极速缩量,前几天还在1.8万亿成交额上狂欢,这两天直接掉到1-1.2万亿,成交量大幅缩减了六七千亿,直接跌破了13000亿的警戒线,连“假装繁荣”的遮羞布都没了。
一般来讲,缩量=熄火。
这么点成交量,想让行情继续高歌猛进?门都没有!
但有可能还能维持指数不跌,不过这种情况,资金的选择只有一个——抱团取暖,往大盘权重股里钻。因为大盘权重股盘子大,稍微砸点钱就能稳住指数,不至于让整个市场看起来像崩了一样。
至于成长板块嘛,如果继续维持地量,那可就惨了,钝刀子割肉,疼是真疼,但你还喊不出来,因为偶尔又会有一个小阳线。
股市要见底,无非两种方式:要么用时间换空间,磨来磨去,把所有人的耐心都耗光;要么用空间换时间,一口气杀到位,让大家彻底绝望后抄底反弹。
但现在的问题是,时间不够,空间也不够,就只能僵在这里。
不过话说回来,从9月24日以来,这市场其实一直是有赚钱效应的,只是这种赚钱效应属于少数板块。哪怕大盘跌得稀里哗啦,每天总有一两个板块表现亮眼。比如偶尔新能源车蹦跶了一下,偶尔芯片、消费又冒了个泡。
这种结构性行情的特点就是,只要你踩对了节奏,还是能喝口汤的。但要是踩错了节奏,对不起,只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默默啃馒头,甚至反复横跳,反复挨打。
这种行情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讲,非常不友好。因为不交易基本没办法赚钱,并且拉权重股时候,大概率总体持仓是阴跌的。
哎,没话说。
………………
回到消息面:
最近,证券媒体上又掀起了一波外资机构唱多中国资产的热潮。主角是大家熟悉的“大摩”——摩根士丹利。大摩这次出手可谓“豪横”,直接把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2025年底的目标价统统上调了。乍一听,是不是觉得A股和港股要起飞了?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先来看看大摩给出的目标价:
恒生指数从24000点上调至25800点,涨了7.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从8600点上调至9500点,涨了10.5%;
MSCI中国指数从77点上调至83点,涨了7.8%;
沪深300指数从4200点上调至4220点……等等,啥?只涨了0.5%?
没错,最后这个沪深300指数的目标价调整,简直像是混进去凑数的。其他三个指数都涨了7%~10%,而沪深300就象征性地涨了20点,连个零头都没超过。
先来看看大摩给出的目标价:
可能是因为A股市场还在纠结“到底是熊市尾巴还是牛市起点”,所以大摩也没敢给太高预期,只能意思意思。
不过也有好消息,大摩特别提到了DeepSeek展现的人工智能潜力,以及中国操盘手对科技的热情。这两点结合起来,仿佛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AI领域的突破,不仅让国内外投资者看到了希望,也带动了一波科技股的上涨潮。
不过,话说回来,科技股真的能撑起整个中国市场吗?咱们得清醒一点。虽然DeepSeek的大模型确实火了一把,但AI技术的实际应用落地还需要时间,目前还不赚钱。而且,科技股的估值本身就偏高,一旦市场情绪降温,emmm。
我认为,别只看大摩唱多,这没啥用,关键还得看看外资有没有真金白银地买进。
………………
今日热点:
1、商务部:美方就关税问题接受磋商,中方将推进后续程序。
老美要压制通胀,还是需要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对普通商品一味加关税,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2、今晚有件大事,老美将会公布PCE物价数据,会直接影响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按照这段时间老美数据纷纷不及预期的势头,今晚数据可能再次不及预期的2.7。
现在央妈受制于过大的中美利差,迟迟无法启动降息,是压制大盘的关键因素,所以老美降息预期若能增强,对中国资产是很好的事。
3、欧洲股市今天集体低开,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对欧洲的打击还挺大的。
4、50项食品国家标准发布,以后不允许再使用“未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看到这个我就想笑,大家知道吗?“0添加”里的那个0,是商标,不是数字;壹号土猪里的“壹号土”,也是商标,不代表是真土猪。真该好好管管了,全是文字游戏,忽悠、诱导老百姓盲信,实在有点恶心人。
5、谷歌宣布停止维护安卓开源项目AOSP,未来所有安卓项目将仅在谷歌内部进行,开发过程不再透明。
这事暂时对手机安卓系统没啥影响,因为各厂家都是根据开源代码自研的OS,但未来怎么样,就不好说了:或许谷歌会提升功能,然后收费,你不买而其他人买,那你的系统就有可能落后,最后大家都得被谷歌吸血。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产品本身免费,那你才是真正的产品。
………………
总结:
今天中位数-0.56%,1903家上涨,成交量1.22万亿,环比放量365亿。
中位数和上涨公司不多,是小微盘表现拉胯导致的,主流指数全数收红,相比周一周二还是有好转。
量能恢复的不多,但温和放量其实最好,成交量回到1.2万亿上方,也回到了我强势震荡的定义区间。
市场结构来说,并未有大改善。
表面上看,今天最活跃是半导体,一是我国或限购英伟达H20芯片,二是深圳新凯莱一口气发布了三十多款产品,覆盖半导体制造全流程的关键环节。
尤其是后者,充分说明我国半导体的自主可控水准。新凯莱2021年成立,仅成立四年多时间,在深圳,你懂的。
相比之下,今天市场反应显然不匹配,除了光刻机方向大涨,其他方向都表现一般。
很显然,对于科技方向,市场情绪还未修复。
不过,半导体国产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可以密切关注最新的业绩披露,一旦业绩确认,有望被资金追捧。
今天,真正撑场面的,还是昨天说的顺周期和消费。板块涨幅上,除了半导体,剩下的都是清一色的顺周期和消费。
前些天是消费,之后是有色、光伏,今天轮动到了化工和医药,消费也还行。
有色和化工这些最上游的原材料大面积上涨,意味着经济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了。
顺周期的消费、医药等跟随,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提前布局了。
港股看的更清楚:截至3月17日,南向资金及外资当月净流入最多的行业均为可选消费,分别净流入444.65亿港元及118.77亿港元,港股消费的走势也非常坚挺。
农夫山泉、安踏、泡泡玛特、百胜中国、银河娱乐、蜜雪集团、海底捞、周大福、华润啤酒、青岛啤酒、蒙牛乳业、康师傅控股、李宁、波司登、华润饮料、卫龙美味、361度等消费龙头,今天几乎再次全部上涨。
消费无法把握可看消费ETF和酒ETF。
耐心等企稳。
就这。
来源:对对趣味财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