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百年潮属社团迎来首位女会长:她的人生剧本比电影更精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7:48 2

摘要:2025年,新加坡潮州陇西李氏公会迎来历史性时刻:135年历史上首位女会长诞生。她,就是李慧敏——从新加坡小姐到地产界风云人物,从跨国企业高管到文化传承者,这位“跨界女王”正以数字化思维与创新魄力,为百年宗亲组织注入新活力。

2025年,新加坡潮州陇西李氏公会迎来历史性时刻:135年历史上首位女会长诞生。她,就是李慧敏——从新加坡小姐到地产界风云人物,从跨国企业高管到文化传承者,这位“跨界女王”正以数字化思维与创新魄力,为百年宗亲组织注入新活力。

身为公会首位女会长,李慧敏受访时说:“深感责任重大,长辈们对我有信心,我不能够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任内,我希望能推动一些改革,确保公会在未来持续发展壮大。”她认为公会必须与时俱进,利用数码科技和创新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传统潮州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新加坡潮州陇西李氏公会

陇西位于中国甘肃,唐朝时李家皇族很多都来自这里,那时候姓李的人特别风光。后来不管国内国外,姓李的家族都喜欢用“陇西”当自家堂号,全世界好多地方都有李氏宗亲会。

早年新加坡的潮州李家人从老家南下,为了照顾老乡,1890年他们牵头成立了“李厝公司”,这可是新加坡最早的潮州人同乡组织之一。他们在格兰芝路坟山的“泰山亭”里,建了自家的祠堂。

二战结束后,祠堂的管事们在哥里门街租了个商铺当临时活动点,还把名字改成“星洲潮侨陇西互助社”,正式注册成合法组织。1965年又改名“新加坡潮州陇西公会”,到2000年变成现在的“新加坡潮州陇西李氏公会”。

1983年公会搬到劳明达附近的德申宋路,2008年搞大规模装修时,族人们纷纷出钱出力,筹集到近57万元,新会所得以顺利在2011年竣工。

从“选美皇后”到商界木兰

李慧敏生在新加坡的电影家庭,父亲是当地知名制片人。虽然从小在片场长大,但她反而对做生意特别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初,她被公司派到中国的韶关去工作,从那开始在中国打拼奋斗的日子。刚到中国那几年,她在福州、天津、广州、上海这些地方来回跑,既赶上了城市大发展的好机会,也经历了洪水、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这段经历锻造了她坚韧务实的性格。

正式搞房地产之前,她自己开过塑料袋厂,养过鸡,还管过酒店,卖过房子。她老开玩笑说自己那时候是“养鸡大王”兼“卖房中介”。虽然这些生意都没做大,但让她特别会抓市场机会。

2000年,在一次回新加坡的飞机上,李慧敏碰巧遇到了新加坡上市企业国浩集团的总裁。都过去十年了,对方居然还记得她以前在国浩银行上班时的样子——那个干活特别麻利,眼里有股子冲劲的年轻员工。现在再见,她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带着在中国商场摸爬滚打十年的经验,变成了能自己挑大梁的老板。

那时候国浩在中国刚发展满十年,房地产板块最早是从北京开始做的,上海一直是他们想拿下的重要城市。结果这一聊,李慧敏直接带着任务下飞机了——她得像个开荒者一样,帮国浩把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写出新的商业故事。

2007年,李慧敏以国浩中国董事经理身份,领导公司以58亿人民币成功收购北京东直门“东华广场”90%权益。这个集交通枢纽、商业、酒店、公寓于一体的奥运配套项目,总投资达15亿美元,日均客流量预计超100万人次。这一里程碑事件使国浩集团在中国市场声名鹊起,李慧敏也因此成为行业焦点。

在中国经商多年,李慧敏深谙本土文化,强调“以情经商”。她觉得中国人特别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签合同的时候既要算清楚账,也得把感情处好,不能光靠打官司。这种理念使她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游刃有余,推动国浩中国多次获评“北京履行社会责任十佳房地产企业”。2004年,她更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新加坡籍企业家,她坦言这一荣誉比“新加坡小姐”头衔更令她自豪。

文中所用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声明】

来源:天下潮商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