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棒玉米的2小时锁鲜之旅——甘肃农垦黄羊河农场发展甜糯玉米全产业链见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4:03 1

摘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北20公里处的甘肃农垦集团黄羊河农场玉米基地,夕阳从云层里探出脑袋,给天边抹上了绚丽多彩的晚霞,将农场大条田映照得广袤而壮阔,给绿油油的玉米镀上了一层金色。

8月28日,甘肃农垦集团黄羊河农场的大农机在夕阳照耀下抢收玉米。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8月28日傍晚7时,祁连山下,雨后初霁。

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北20公里处的甘肃农垦集团黄羊河农场玉米基地,夕阳从云层里探出脑袋,给天边抹上了绚丽多彩的晚霞,将农场大条田映照得广袤而壮阔,给绿油油的玉米镀上了一层金色。

“轰隆隆——”传来大型农机具的轰鸣声,伴随着“唰唰唰——”农作物秸秆切割声、倒伏声,农场职工抢抓时机,抢收鲜食甜玉米、糯玉米。

黄羊河农场职工查看甜玉米成熟情况

“我们这里是玉米种植的黄金纬度线,北纬37度,今年虽然春旱,但及时灌溉施肥,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肥力厚、养分多,玉米出苗苗齐、苗壮,加上夏季雨水多、河西走廊的充足光照,玉米秆子蹿出几节高、结穗好,今年玉米喜获丰收了,1亩能收获1.3至1.4吨。”黄羊河农场职工张春年喜悦地说。

地里,层层蓬勃舒展的玉米叶子随风舞动,墨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黄羊河农场副总经理刘占奇随手扳了一个甜玉米棒子,剥开皮叶,露出了嫩黄的玉米粒。“全营养,可以吃!”他说着分给地头几位农场职工,大家都称赞比煮熟的玉米还香甜。

“这甜玉米不同于糯玉米,比较娇贵。摘收太早、玉米籽粒是一包水,味道不甜;但收迟了、又变老了。需要在恰到好处的时节采摘,我们得赶着时间抢收。”黄羊河农场党委副书记马占山介绍。

农场职工陶书聚精会神地驾驶着机械收获玉米

黄羊河农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职工陶书,驾驶着阿克斯波(OXBO)全进口多功能大型玉米收获机,奔驰田间,抢收玉米。他间歇休息时,记者被允许爬上玉米收获机梯架,进入宽敞的驾驶室,目睹了他驾驶收获的全程。

陶书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玉米田,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点击扶柄按钮,通过右前方小屏幕可随时监测收摘情况。驾驶室里播放着优美的音乐,室外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减弱。机械前端割台7个分禾器精准地穿行在6行玉米带间,切割器切断玉米秸秆根部,切断的秸秆被切成碎块自然落地。在摘穗辊和摘穗板的作用下,玉米果穗柄被拉断,果穗落入果穗仓里。

甜玉米成熟了

陶书像驾驶着一艘舰艇“劈波斩浪”,仅仅一个来回,就收获了1公里、12行玉米的果穗,果穗仓装满了玉米果穗。他将收获机开到地头上,一辆大型货运车正在等候。他点击操作按键,收获机自卸果穗仓缓缓升起,将玉米果穗悉数倒进大货车车厢里。

“我学会开玉米收获机有4年多了,这种收获机马力大、效率高,轮胎宽、小雨天也能收获。平均每天收获300多亩玉米,对玉米棒子的损伤率也很低。”陶书说。

玉米收获机将采摘的玉米倒入货运车厢

大货车装满了10余吨的玉米果穗后,穿过高标准农田间宽阔笔直的道路,将收获的玉米果穗马不停蹄地运到加工车间,保鲜加工不能耽误工夫。

此时已是晚上8时许,在黄羊河农场食品公司,灯火通明,空气中洋溢着甜滋滋的味道。

在晾场地上,一堆堆刚拉运来的玉米棒子被工人送上传输带,自动进入一台台玉米剥皮机,机器上一组组齿轮箱将玉米棒子嵌住,快速旋转中,剥皮辊摩擦中将玉米苞叶剥离。一个个苞叶被机器剥离的果穗,经过传输带送往下一个环节,自动精细化去掉玉米须或者进行脱粒。

同时,剥皮、脱粒后产生的玉米苞叶、玉米须和玉米芯等,由传输带分离后堆成小山。“这些玉米苞叶等加工分离的副产品,还有大田里收获时粉碎的玉米秸秆等,都将用于加工玉米青贮饲料,变废为宝,经过牛羊养殖过腹还田,实现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刘占奇说。

黄羊河农场食品公司里组织人员连夜加工玉米

周边乡镇村庄被雇用的村民们,在生产线旁认真筛选,经过一道道环节,一筐筐脱皮干净、籽粒饱满、行列整齐的玉米棒被送往加工车间。

走进加工车间,通过透明密封的玻璃,里面热气氤氲。新上马的一条速冻玉米粒生产设备机声嗡嗡,严格按照规程加工生产。清洗环节去花丝,确保原料清洁卫生;漂烫环节蒸煮玉米,杀死细菌,防止破坏酶的活性;冷却环节,降低温度;速冻环节,对冷却后的玉米速冻处理;最后进行包装、冷藏、储存……生产出籽粒饱满、色泽鲜亮的速冻甜玉米粒。另一套真空玉米生产线主要加工糯玉米。

黄羊河农场车间的速冻玉米生产线加工玉米粒

“这就是我们的‘黄羊河’品牌甜玉米、糯玉米,从田间到餐桌美食,2小时快速保鲜!”刘占奇自信地说,“经过严格的筛选环节和精良的工艺流程,快速锁住了玉米的新鲜,有效保存了玉米的膳食纤维、矿物质钾、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保持了每一粒甜糯玉米的最佳口感,籽粒饱满、软糯香甜,成为健康轻食的新选择。”

这,就是农垦匠心的淬炼,标准化法则的打造,生产出备受市场青睐的甜糯玉米。

晚上近9时,傍晚7时许从田间收摘的新鲜玉米已生产加工完毕。记者出厂门时,看到几辆冷藏货运车静待,将于次日拉货出厂。

加工车间

据悉,黄羊河农场于2009年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真空保鲜糯玉米生产线,近年又新建成速冻玉米粒生产线。目前,两条生产线年产甜糯玉米5000万穗。生产的玉米食品出口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速冻玉米粒大部分供应国内高端餐饮渠道。

“我们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品牌建设,保证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产品出口或者销往‘北上广’高端市场,速冻甜糯玉米供不应求,已跻身国内行业翘楚。我们与日本等国建立多年合作,每年仅出口日本的甜糯玉米达350万穗。我们的产品不仅要‘墙内开花墙外红’,而且要让周边广大消费者品尝到锁鲜玉米,今年加大线上、线下销售,组织全员创新开展‘我为黄羊河代言,人人都是销售员’营销活动,实现了‘品牌出圈’与‘业绩增长’的双向突破,赢得市场的认可。”黄羊河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牟访介绍。

黄羊河农场荣获各种荣誉

在黄羊河农场陈列室,金光闪闪的奖牌摆满其间。“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甘味品牌企业”“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广州博览会畅销产品奖”“中国(西部)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博览会金奖”……“黄羊河”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部分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黄羊河”牌特用玉米系列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等等,黄羊河农场擦亮了“黄羊河”金字招牌。

沃野千里,灿烂金黄。黄羊河农场每块千亩以上的大条田里,不同地块错茬种植玉米,如今陆续成熟,错峰收获。从7月底至9月底,田间地头采摘不停,生产加工车间,机器昼夜不停,陆续采摘收获的玉米,现收现加工,以保持玉米最佳的新鲜度,最终迎来沉甸甸的收获和喜悦。

黄羊河农场丰收的金色田野

图文:王朝霞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