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浙江三溪堂中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医药 黄精》ISO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ISO/TC249发起的成员国立项投票中高票通过。制定该标准将推动黄精这一药食同源
近日,由浙江三溪堂中药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医药 黄精》ISO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ISO/TC249发起的成员国立项投票中高票通过。制定该标准将推动黄精这一药食同源原料生产的标准化,增强其国际市场准入能力。
黄精是一种经典的传统食药两用中药材,在中国具有 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随着黄精药用价值被广泛认知,黄精国际贸易增长迅速,据《中国黄精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2023年我国黄精出口量年均增长约8%,出口金额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中国黄精主要出口至东亚、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但是目前缺乏统一的国际标准进行评价黄精的质量与安全。”浙江三溪堂中药公司《中医药 黄精》项目负责人徐有明介绍,各国和地区间的相关要求不一致,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黄精国际贸易的需求。
为畅通国际贸易、规范黄精国际市场,保证药材与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控,浙江三溪堂中药有限公司主导,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等机构共同参与,于2023年提出《中医药 黄精》标准预研。
“这是一次义乌标准化力量的集中展示。”浙江(义乌)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综合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ISO国际标准是国际通行的标准语言,旨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因而国际标准研制需要协调的国家、机构非常多。《中医药 黄精》ISO国际标准从提出到立项历时22个月,17个国家投票赞成,12个国家派代表参加该项目,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为活跃工作项目的标准。
据悉,《中医药 黄精》ISO国际标准从药材基源、药材鉴定、质量与安全控制、检测方法、包装、运输、储存、标识和标签等方面进行统一要求,保证质量和安全。
3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促进中药更高水平开放,推动中药国际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医药 黄精》ISO国际标准是对中药国际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对黄精国际市场开拓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的目标是瞄准国际市场,增强中国黄精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徐有明说,将积极推进标准制定,争取早日将义乌黄精产业打造成“十亿级中医药食养产业”。
“在国家标准制度型开放政策指引,以及义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义乌企业正通过积极研制国际标准跻身国际标准化舞台。”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义乌将继续发挥标准化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制,助推标准“走出去”,为标准国际化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江箫 王一波)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